華爾街日報》Google新AI工具重創新聞網站流量!「搜尋引擎」變「答案引擎」,用戶何必再點擊?

Google母公司Alphabet執行長皮查伊(Sundar Pichai)發表Google對人工智慧所做的努力。(美聯社)

對線上新聞出版商而言,人工智慧(AI)引發的末日浩劫已經降臨。

聊天機器人正在取代Google搜尋,用戶不再需要點擊藍色連結,新聞網站的引薦流量也因此驟降。受此影響,出版商多年來賴以生存的流量正在急劇下降。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 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根據數位市場數據公司Similarweb的資料,在過去三年中,《哈芬登郵報》(HuffPost)桌面和手機網站的自然搜尋流量下降了一半以上,而《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的降幅也與此接近。

美國商業/娛樂新聞網站《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上個月裁員約21%,該公司執行長芭芭拉・彭(Barbara Peng)稱此舉旨在幫助該出版物「承受住我們無法控制的極端流量下降」。根據Similarweb的數據,在2022年4月至2025年4月期間,其網站的自然搜尋流量下降了55%。

在今年早些時候的一次全公司會議上,《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的執行長尼可拉斯・湯普森(Nicholas Thompson)表示,該出版物應預計來自Google的流量將趨近於零,同時該公司需要改進其商業模式。

Google去年推出的AI Overviews功能削弱了流向度假指南、健康提示以及產品評測網站等特色內容的流量;該功能在搜尋結果頁面頂部總結搜尋內容。該公司上個月在美國推出的AI Mode預計將帶來一記更沉重的打擊;該功能旨在與ChatGPT等展開直接競爭。AI Mode以一種聊天機器人式的對話回應用戶查詢,提供的連結則少得多。

「Google正在從搜尋引擎轉變為答案引擎,」湯普森在接受《華爾街日報》( The Wall Street Journal)採訪時說。「我們得制定新的策略。」

《華盛頓郵報》的出版人兼執行長威廉・路易斯(William Lewis)表示,搜尋領域中免點擊答案的迅速發展「是對新聞業的一個嚴重威脅,不應低估」。路易斯是《華爾街日報》出版商道瓊斯公司(Dow Jones)的前任執行長。

他說,《華盛頓郵報》正在「緊急行動」,以連接先前被忽視的受眾,尋求新的收入來源,並為一個「後搜尋時代」做準備。

根據Similarweb的數據,在《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該報桌面和手機網站來自自然搜尋的流量佔比從三年前的近44%下滑至2025年4月的36.5%。

Similarweb的數據顯示,《華爾街日報》4月的自然搜尋流量與三年前相比有所上升,不過其在總流量中的佔比從29%降至24%。

道瓊斯及《華爾街日報》的行銷長雪莉・韋斯(Sherry Weiss)表示,隨著搜尋領域格局的變化,該公司正專注於與讀者建立信任並獲取習慣性流量。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說謊、假裝、欺騙:AI正在學習如何擺脫人類控制 更多文章

韋斯表示:「在流量引薦生態系統持續演變的背景下,我們公司致力於確保客戶出於需求而主動直接訪問我們的平台。」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