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典蓉專欄:賺紅錢招誰惹誰了!賴清德、沈伯洋作繭自縛

2025-06-12 06:10
民進黨立委沈伯洋因父親的事業而被捲入「賺紅錢」風暴。(資料照片,顏麟宇攝)

民進黨立委沈伯洋父親「賺紅錢」一事喧擾一周,總統賴清德昨日終於痛斥這是中國與台灣的「協力媒體」刻意貼標籤,意在分化台灣社會、製造寒蟬效應;最諷刺的是,當賴總統指責別人貼標籤時,他口中的「協力媒體」就是最惡意的標籤,事實上,台灣早就是個亂亂貼標籤兩極對立的社會,始作俑者不是別人,正是賴清德領導的民進黨。

賴清德批評,中國香港中聯辦旗下的宣傳機器《大公、文匯》,發起了一系列抹黑沈伯洋的認知操作,然而,沈伯洋父親以「中國台灣」名義註冊陸商,並且和大陸企業有商業往來,這是事實,中國媒體大公報揭露沈伯洋父親賺紅錢這樣的事實,為何能夠傷害沈伯洋?這是許多台商常態性在從事的工作,為何能讓沈伯洋身陷困境、民進黨發言人左支右絀,還讓賴清德出面痛批報導真相的台灣媒體,因為許多台商賺紅錢這個事實,是賴政府無能禁止、但又不願面對的真相。

大陸國台辦本月5日宣布懲戒民進黨立委沈伯洋的關聯企業,禁止沈伯洋父親的公司與陸企進行交易與合作。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說,這展現了中方決不允許「台獨」頑固分子關聯企業在大陸謀利的嚴正立場。中方因沈伯洋的台獨立場而制裁其父,這確如沈伯洋所說是「株連九族」,留下政治干預經濟的話柄,理論上,這應該可以讓台灣人看到中共的「強橫」、利於民進黨政府宣傳,但賴政府卻氣急敗壞,因為他們掉入的是自己的陷阱,被自己的迴力鏢痛擊。

「賺紅錢」何錯之有?商業互動不但可以互利,而且可因此獲得和平紅利,經濟是否完全脫鉤某種程度是兩國是否開戰指標,相對的,經濟往來因此某種程度是和平的保證,沈伯洋的問題是,他自己的家人可以經手兩岸貿易,但他卻信誓旦旦的劍指「台商、教授、政治人物才是中國統戰引路人」,換句話,這位民進黨政府頭號反認知作戰大師有意將任何兩岸互動入罪化,必須受到政府完全的監控,這些禁令也成了政府的指導原則,教育部長不支持台校台生赴中交流,連宗教交流也必須事先通報,基層里長等公職赴陸旅遊歷經檢調查辦後雖無罪、未來仍要事先通報;另外,在經歷陸配亞亞遭強制驅離事件及限期繳交放棄原籍證明風波後、兩岸婚姻恐成絕響。

兩岸緊縮還不限於交流層面,更波及言論及認同自由,旺旺集團總經理蔡旺庭於中共在北京召開「海峽兩岸中華文化峰會」於會中致詞說:「旺旺起源於「中國台灣」,立刻引來陸委會「甘願成為中共對台統戰的棋子」的嚴厲批評,還揚言祭出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三十三條之一重懲。一般人民面對兩岸往來動輒得咎,有如回到戒嚴時期刑法一百條尚未廢止年代,正是沈伯洋將兩岸交流入罪化,中國現在只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身,沈伯洋成了自己認知作戰的受害者,因為如果「賺紅錢」很不堪,那也是拜沈伯洋及民進黨政府所賜。 (相關報導: 杜宗熹專欄:如果可以寬容沈伯洋,誰寬容無辜的人? 更多文章

賺紅錢」事件反映民進黨政府的雙標,賴總統為沈伯洋抱屈,但因兩岸交流而遭到抹紅抹黑的人不知凡幾,還有許多只因監督政府就被抺紅為「中共同路人」,綠能你不能,這才是分化台灣社會的最大關鍵。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