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出口管制將是美中貿易談判首要議題

美國與中國2025年5月在瑞士舉行貿易談判,美國財長貝森特(左一)、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左二)、中國副總理何立峰(右一)、中國國際貿易談判代表李成鋼(右二)上談判桌。美中關係、中美關係、貿易戰、關稅。(美聯社)

全球產業界都在關注的出口管制問題將成為周一中美貿易談判的首要議題。

近幾周來,美中貿易戰的重點已逐漸偏離關稅問題,轉而聚焦各自對另一方迫切需要的材料或產品實施的限制措施。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 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當美國總統川普(Trump)的談判代表與中方代表在倫敦展開磋商之時,美方準備施壓習近平的代表,要求他們按照雙方上月在日內瓦達成的協議,加快出口稀土礦物以及含稀土的磁體。另一方面,中方團隊將敦促美方取消近期針對向中國出售噴氣發動機以及多種技術和其他產品的限制。

這對全球經濟關係重大,因為兩國政府實施的貿易限制措施正在擾亂全球貨物、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流動。

自從5月份在日內瓦舉行會談以來,兩國都指責對方破壞了在日內瓦達成的暫停徵收高關稅的協議,彼此間的信任已受到侵蝕。

儘管如此,在周一的談判之前,川普仍試圖釋放樂觀基調,在上周五表示與北京的談判「已取得長足進展」。他稱上周四與習近平的通話「非常好」,並表示「稀土產品方面的棘手事宜應該不會再有任何問題」。白宮方面未透露習近平就稀土問題所說內容的細節,中國政府則繼續敦促川普政府取消對華貿易限制。

中國商務部上周六拿出善意姿態,表示已批准一定數量的稀土相關物項出口許可申請,稱這是由於機器人和新能源汽車等行業推動各國需求量正持續增長。

「直到那次通話之前,雙方都在滑向失控的供應鏈戰,」中國問題和技術專家、蘭德公司(Rand)高級顧問吉米·古德里奇(Jimmy Goodrich)說。「我認為美國政府打出這張牌是為了讓中國重新參與談判,並取消對這些磁體的限制。」

對北京方面而言,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加入美國談判團隊是一個受歡迎的信號。盧特尼克是負責出口管制的內閣成員,他的加入表明川普願意將此議題擺上桌面,與習近平信任的助手、副總理何立峰率領的中方代表團進行討論。

美方代表團由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率領,成員包括美國貿易代表賈米森·格裡爾(Jamieson Greer)。在川普第一個任期的對華貿易戰期間,格裡爾曾作為其前任羅伯特·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的團隊成員與中方進行談判。

過去幾年,中國高級官員經常抱怨,稱無論是在拜登(Biden)政府還是在現任政府任內,在出口管制這一被北京方面視為對其技術和產業雄心至關重要的議題上,始終缺乏與華盛頓有效溝通的渠道。

據知情人士透露,最近一次是在5月,當時何立峰談判團隊中的高級官員李成鋼在韓國的一場多邊會議期間再次向格裡爾提及這一問題。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美國打壓中國科技的計劃,為何被認為並未奏效 更多文章

近期緊張局勢再度升溫的核心在於川普政府所稱的中國違反了日內瓦協議的行為。在日內瓦會談期間,何立峰同意了美方關於中國恢復稀土出口的要求,從而消除了最後一個癥結。然而自那以後,北京方面態度強硬,拖延批准稀土礦產的出口許可,這種礦產對現代化汽車、晶片、F-35戰機及其他產品的製造至關重要。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