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國防軍於當地時間13日深夜發動代號「雄獅昇起行動」(Operation Rising Lion)的大規模空襲,精準打擊伊朗境內多處核武及飛彈相關設施。此次軍事行動不僅引發中東地區緊張局勢急劇升溫,更對中國在該地區的戰略布局造成重大衝擊。
以色列國防軍在13日深夜展開的空襲行動,主要針對伊朗境內與核武計畫及飛彈研發相關的戰略設施。德黑蘭市民清楚聽見爆炸聲響,顯示攻擊規模相當可觀。與此同時,以色列全境宣布進入緊急狀態,軍方已做好應對伊朗可能發動報復攻擊的準備。
章家敦:中國中東戰略陷入混亂
此次軍事行動的時機選擇備受關注,正值中東地區多個衝突熱點持續升溫之際,以色列選擇對伊朗核設施進行直接打擊,顯示其對伊朗核威脅的高度關切。
加圖研究所資深研究員章家敦在13日發表評論指出,以色列此次重擊伊朗所引發的區域震盪,對中國而言意味著「局勢全面開放」,任何行動皆有可能發生。
章家敦分析表示:「中國正逐漸失去他們的重要代理人──伊朗。伊朗過去一段時間來一直在替中國推動其對外政策,如今中國在中東的戰略明顯陷入混亂。」他進一步評估:「這對中國來說是在中東的一場重大挫敗。他們不會坐視不管,極可能會促使伊朗,或是其他勢力,對美國採取報復行動。」
根據章家敦的分析,中國長期在背後支援針對以色列的攻擊行動,並透過擴大採購大宗商品等方式提供實質支持。數據顯示,中國吸收了超過九成的伊朗原油出口,同時提供大量軍事支援。
軍事裝備方面,哈瑪斯、胡塞武裝、真主黨等中東武裝組織手中均持有大批中國製武器。此外,伊朗的武器系統中,許多關鍵零組件都使用中國生產的晶片技術。
伊朗不達成核談判協議,川普威脅更嚴厲打擊
美國總統川普在社群平台Truth Social上發文警告,若伊朗不就核子計畫達成協議,以色列下一波打擊將「更加殘酷」。川普在貼文中寫道:「雖然已經有嚴重的死傷與破壞,但仍有機會讓這場殺戮結束。不過,下一輪攻擊計畫已經準備好,屆時會更加猛烈。」
這項警告顯示美國政府對伊朗核計畫的強硬立場,同時也暗示未來可能有更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原定於15日在阿曼馬斯喀特舉行的美伊新一輪核子談判,因以色列攻擊事件而陷入膠著狀態。根據相關報導,伊朗方面已宣布無限期取消此次會談。
談判雙方至今仍在是否允許伊朗擁有任何形式濃縮鈾能力的問題上僵持不下,即便是民用能源用途的濃縮鈾生產,仍無法達成共識。此次軍事衝突的爆發,使得原本就困難重重的核談判前景更加不明朗。
中國內政不穩 對外政策變數增加
章家敦在分析中國未來可能的反應時指出:「目前有許多跡象顯示,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對中國軍方的掌控力正逐漸喪失,黨內高層文官也開始對其不滿。」
章家敦補充說明:「這使得中國未來會如何應對局勢,變得更加難以預測,但可以確定的是,任何選項都可能被擺上檯面。」這項評估顯示中國內政的不穩定因素,可能進一步影響其在中東地區的戰略決策。
責任編輯:許詠翔
更多風傳媒獨家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