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  

約 318 項搜尋結果

觀點投書:海嘯沒來高溫來了─太陽能板才是暖化元凶

世界最大污染國的驚人逆轉!彭博:中國碳排放已觸頂,2025將成全球氣候轉捩點

解凍格陵蘭!高銀辦贈書活動 為淨零轉型、永續發展盡心力

「應對規範比創新還忙?」Stellantis 主席坦言:歐洲車廠 1/4 工程人力只在搞法規

「水葬」逐漸被引進…遺體沖入下水道「排污式送別」親人能接受嗎?

中國碳排放竟然下降!BBC大哉問:全球最大排放國已經轉型了嗎?

三大面向落實永續治理!高市府簽署公部門永續發展倡議

「水動車」加水就能跑?未來汽車加的不是油,而是「水」?專家揭密「加水車」爆紅真相!

自家需求銳減轉單海外 OECD抨擊中國:過度補貼鋼鐵扭曲全球巿場

歐盟延後汽車產業碳排目標,讓歐洲車廠鬆口氣,好應對中國電動車競爭挑戰。

2025 COMPUTEX 明基佳世達集團雙倍規模呈現「AI WOW」體驗 綠色展會挑戰碳排放降三成

電動車沒你想得那麼乾淨 豐田章男認為混合動力才是關鍵

最多降低 90% 碳排放 Škoda 全面導入 HVO 氫化植物合成柴油於柴油新車及內部物流車隊

左派也開始開炮 英媒轟迪士尼《白雪公主》碳排放比機場一年還多

徐榛蔚領軍!花蓮淨零排放成果豐碩,產官學界齊力推動永續發展

歐盟「碳排放權」新遊戲規則《Tesla》可望從競爭對手再獲得10億美金收益、公平嗎?

陳立誠觀點:減碳5兆元?恢復核能,現省2兆5

農業碳權是什麼?如何將土壤碳匯轉為碳權?農民地主申請碳權「5步驟」一次看

中研院長稱台灣不應排除核電 環團批違法失職:已違反非核家園目標

排放量逾2.5萬噸產業明年收費! 邱議瑩:應考慮高碳排、減碳成果做分配

促進公平與有效減碳!高市府提出碳費協助高碳排產業轉型

台灣碳費制度拍板定案!費率過低為何引來各界不滿?碳費重點、2大論點一次看

為了「淨零排放」,英國拿出真金白銀:提撥重資逾9000億,發展碳捕集與封存技術

將二氧化碳永遠封存在海底!挪威創全球「商業儲存」首例,將碳排封存北海深處

華爾街日報》綠能困局:生產清潔燃料有如「燒錢天坑」,新創企業難以為繼

歐盟「車廠總碳排放量管制」門檻越來越高、許多車廠可能選擇不掙扎直接挨罰!

桃園x淨零全局觀!蘇俊賓親自手繪解說 探討減碳未來

淨零碳排路艱辛?學者曝台灣需年減上千萬噸:這2電廠若零排放可達標

明天就是地球超載日!台灣1問題「世界第二嚴重」 生態負債恐迎全球災變

【綠色人才領航地圖十一】大公司們裁員,這職缺卻擴編徵人,2年內人才需求量破萬!

「把二氧化碳封起來就好,哪有這麼簡單!」氣候專家示警:碳封存絕對不夠

何時淘汰「未捕獲碳排放」的燃煤發電?G7達成共識:2035年

李忠謙專欄:如果我們搞錯了潔淨能源的代價,能源轉型也難救全球暖化

省電就是省錢!到底該如何省碳費?專家一文揭發企業省碳費方法

森林碳權如何計算?真的有減碳效益?一文看懂森林碳權價值,多數人都搞不清楚

翁華志觀點:「找得到票就不關核電廠」─德國啟示錄

張宮熊觀點:2024年四大通膨惡龍來襲

偏鄉的碗粿比台北貴 林坤正、方荷生號召過個不一樣的年

為什麼澳洲人均碳排領先全世界,但是很難把數字降下來?

新北校園力推太陽光電系統 減碳排放量近4萬公噸 北臺第一! 公私攜手打造27校光電運動場

陳立誠觀點:2050年淨零無望─解讀IEA報告 (上)傳統能源退場困難

化石燃料未來會淘汰?COP28專家:地位會被削弱、但不會真正被終結

陳偉華觀點:吹響COP28主旋律—印度以氣候話語權鞏固在新興經濟體領導地位

全國首創「新北餐飲E管家」! 智慧管理餐飲業 改善油煙守護市民健康

為何不想算產品碳足跡?揭發理工人不想說的事

內政部舉辦近零碳建築授證典禮 林右昌:每年減少150萬噸碳排放 加速淨零建物轉型

不是工程師也能百萬年薪!2024超有前景「十大亮點工作」出爐,薪資行情一次看

杜宇觀點:盲推漁電共生別兩頭落空

楊艾俐專欄:COP28的漏網之魚

COP28:在產油國舉行氣候變遷大會,帶來哪些爭議、驚喜與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