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碳排放竟然下降!BBC大哉問:全球最大排放國已經轉型了嗎?

2025-06-06 10:00
2024年3月,中國江蘇常州的力帆電動車工廠。(美聯社)

過去一年,中國的碳排放成長出現逆轉。

根據氣候媒體Carbon Brief委託撰寫的報告,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Centre for Research on Energy and Clean Air)專家柳力(Lauri Myllyvirta)指出,2025年第一季中國的二氧化碳總排放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6%。

多位受訪專家尚未獨立驗證這項數據。不過,他們均指出,中國能源來源的變化,顯示中國即將或已經遏止數十年來持續上升的碳排放。

過去中國的碳排放曾短暫下降,但主要是受到如新冠疫情等經濟放緩衝擊的影響。如果此次下降獲得證實,這將是中國在電力需求快速成長的情況下,首次實現排放減少。

若中國的碳排放持續下降,將代表其排放飆升時代的結束——正是這段成長讓中國在本世紀初成為全球最大碳排放國。

50年前,中國在全球碳排放中的佔比不到7%。經過數十年以燃煤為主的高速經濟成長後,如今這一比例已升至約30%。2019年,中國碳排放量已超越所有發達國家的總和。

中國排放飆升同時,美國與歐盟等其他主要經濟體的排放開始下降,原因在於其經濟逐漸遠離高能耗製造業與燃煤發電。

中國一直以「只是追隨富裕國家的發展軌跡」為理由,為自身的排放辯護,認為先進經濟體在發展過程中也曾大量排放。然而不可否認的是,近年全球碳排放成長的主要推手正是中國。

Carbon Brief報告作者柳力說:「過去十年,全球淨排放成長幾乎完全來自中國。如果不是中國,全球早在十年前就能穩定排放量。」

由於中國排放規模龐大,若全球氣候行動要成功,中國勢必要扭轉其排放成長趨勢。

清潔能源的大幅成長

柳力指出,中國能夠遏制碳排放成長的關鍵,在於全國太陽能與風能等清潔能源的大幅擴張。

「過去幾年,中國安裝的太陽能與風能發電設備,佔全球的一半以上,」他說。

「單是去年,中國新增的太陽能裝機容量,就相當於整個歐盟已有的總量,這樣的增速十分驚人。」

英國能源智庫Ember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4月,中國來自風能與太陽能的電力供應首次突破總電力的四分之一。

同時,2025年首四個月中國的化石燃料發電量,較去年同期下降了3.6%。

Ember能源分析師楊碧晴說,這對一個歷來依賴煤炭的經濟體來說,無疑是巨大的變化。

她說:「中國政府正逐步把煤電視為備用能源。」

她雖未驗證柳力的詳細數據,但同意中國的能源相關碳排放正在趨於穩定,尤其在再生能源比例不斷上升的背景下。

見頂,還是停在高點?

然而,即使中國成功控制碳排放增速,也不代表接下來會持續減排。

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專家李碩指出:「你可以很早達峰,但也可能在那個高點長期停留,這無助於對抗氣候變化。」

排放達峰之後的走向,將受到多重國內外因素的影響。

李碩指出,近年來如烏克蘭戰爭等地緣政治事件造成全球油價動盪,促使中國領導層更加注重能源安全,因此重新依賴國內儲量豐富的煤炭。 (相關報導: 首富與總統八點檔開撕!馬斯克爆猛料:川普也在淫魔好友名單上,是時候成立新政黨 更多文章

「如果地緣政治持續動盪,中國維護能源安全的決心將依舊存在,這對中國的氣候轉型是個大挑戰,」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