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5日向國會提交《美國主要貿易夥伴宏觀經濟和外匯政策半年度報告》,指出國外不公平的貨幣政策操作加劇了美國的貿易逆差,並掏空了美國製造業的就業機會,美國在川普總統的領導下不會再繼續忍受此事。該報告雖然指出「主要貿易夥伴均未操縱其貨幣與美元間的匯率」,但仍將台灣、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越南、德國、愛爾蘭及瑞士列入觀察名單。
美國財政部在6日的公告中表示,幾十年來,國外不公平的貨幣政策操作加劇了美國的貿易逆差,並掏空了美國製造業的就業機會。川普政府已明確表示,美國不再接受持續的貿易逆差,貿易夥伴的政策也開始發生變化。財政部將繼續關注貿易夥伴是否可能透過外匯干預或非市場政策和做法來操縱其貨幣,以獲取不公平的貿易競爭優勢,並阻止美國經濟實力的迅速復甦。
財政部稱,川普總統致力推行能促進美國經濟復甦的經濟和貿易政策,達成強勁的經濟成長、消除破壞性的貿易逆差以及打擊不公平的貿易行為。財政部的報告依據1988年《綜合貿易與競爭法》,分析了美國主要貿易夥伴的做法,認為截至2024年12月的四個季度中,美國沒有一個主要貿易夥伴為阻止有效的國際收支調整,或在國際貿易中獲取不公平的競爭優勢而操縱本幣兌美元匯率。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川普政府已向貿易夥伴發出通知,採取與美國建立不平衡貿易關係的宏觀經濟政策將不再被接受。我們將繼續加強對匯率操作的分析,並加大任何操縱行為的處罰力度。展望未來,財政部將動用所有手段,對不公平的匯率操作採取強有力的反制措施。」 此外,仍有9個經濟體被列入美國主要貿易夥伴的「監測名單」,這些經濟體的貨幣和宏觀經濟政策值得密切關注:包括台灣、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越南、德國、愛爾蘭及瑞士。 (相關報導: 川習通話!習近平籲川普撤除「消極舉措」,避免台獨分子把中美拖入危險境地 | 更多文章 )
報告指出,日本、韓國、台灣、越南、德國、愛爾蘭和瑞士都符合具有「重大雙邊貿易順差」及「實質經常帳順差」的標準。新加坡則符合「持續、單邊外匯干預」及「實質經常帳順差」的標準。有關台灣的部分,報告也提到,台灣每半年公布一次外匯干預數據,並有3個月的延遲。台灣當局應密切監控非銀行金融部門的風險,包括外匯風險;外匯干預應該有所限制,並讓貨幣走勢符合經濟基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