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幸吟專欄】非洲的貧民窟是什麼樣子?她深入當地居民家,看見貧窮最真實的樣貌

2018-08-24 10:39

? 人氣

四個女人,說了自己在貧民區的家的故事。她們都沒有抱怨,也沒有掉眼淚,她們帶著笑容,艱苦中堅強的笑容。(圖/謝幸吟提供)

四個女人,說了自己在貧民區的家的故事。她們都沒有抱怨,也沒有掉眼淚,她們帶著笑容,艱苦中堅強的笑容。(圖/謝幸吟提供)

2013年8月14日星期三。今天再度回到台北靈糧堂牧師Melody創辦的學校Comido Education Centre所在地、Kwa Njenga貧民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8月5日第一次來,深受衝擊。上星期到蒙巴薩,了解African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Development (AHD) 的Mombasa Program在垃圾山貧民區(dumping)的計畫之後,震撼更大,於是主動和Melody聯絡,表示希望到Kwa Njenga的居民家裡,聊聊他們的生活,他們的日常。

今天,聽到了四個Kwa Njenga的家庭故事,但只走進了三戶人家,因為,第一個分享的Christine Mokaya,是Comido 學校廚師,利用備餐空檔,就在教室裡,談起她的生活。Christine是六個小孩的媽,因為先生工作關係,六年前全家搬到Kwa Njenga。二女兒Faith Nyakundi,從Comido畢業後,以高分進入享有盛名的寶血中學(Precious Blood Secondary School)。

有一回,學校要大家寫自傳,Faith提到她在貧民區長大唸書的經驗,她的文章,感動了Zawadi Africa Education Fund,這個NGO專門提供獎學金,給家境貧困但成績優秀的女孩,到美國、南非等地繼續深造。Faith將在十天後,也就是8月24日,飛往美國華盛頓州,進入Whitman College就讀。

Faith是Melody辦學15年來,最欣慰的學生之一;Christine更是以女兒為榮。她說,自己沒有能力做的,Faith做到了,她相信教育讓她和她家人的命運,都改變了,變得更好。Christine一直覺得自己很受眷顧。

跟Christine一樣幸運的貧民區的人家,多不多呢?我不知道,但至少今天拜訪的另外三戶,都和許多鄰居一樣,為生活掙扎著、奮鬥著。(圖/謝幸吟提供)
跟Christine一樣幸運的貧民區的人家,多不多呢?我不知道,但至少今天拜訪的另外三戶,都和許多鄰居一樣,為生活掙扎著、奮鬥著。(圖/謝幸吟提供)

跟Christine一樣幸運的貧民區的人家,多不多呢?我不知道,但至少今天拜訪的另外三戶,都和許多鄰居一樣,為生活掙扎著、奮鬥著。

Nancy Wanjiru,42歲,先生已逝,有三個孩子,沒有固定工作,靠著偶爾賣炭火維生。她的父母也住這兒,Nancy搬到Kwa Njenga已經15年,少女到中年的歲月,都在這裡度過。她看到貧民區,終於有了學校、有廁所、有飲用水,但是,失業、道路建設、缺電等問題,十多年來,依然沒有改善。

Nancy家是一間客廳一間臥房,廚房在室外,鐵皮大門一推開就是了,沒有衛浴設備,如廁洗澡,要到公共區域。天花板上釘著麻布袋,纏著一條一條電線,有電燈,有電視,但就像她說的,常常沒電。茶几上有一本關於人口販運的手冊,她已經不記得,是什麼場合什麼團體發放的。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250

喜歡這篇文章嗎?

謝幸吟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