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戶外運動、體能訓練的人,該注意「高溫高濕」環境帶來的熱傷害!

2016-07-22 12:20

? 人氣

在體能訓練中,與環境有關的項目包括:「氣候」的影響,如氣溫與溼度過高或過低;「比賽設施、設備」,如球場的草皮光禿、泳池水溫過低;以及「用具」不適合自己等種種硬體方面的問題。這些外部條件造成外力意外導致運動傷害、感冒、貧血等內科疾病、增加疲勞、體重增減等等的情況也屢見不鮮。

季節與天氣變化造成的「氣候」問題方面,比賽的時間與地點如果是高溫高溼的環境,容易引發熱傷害與脫水,氣溫過低時會讓肌肉的柔軟度降低,影響身體狀況。下雨或下雪時容易滑倒,有摔倒的風險。同時也要注意前往比賽會場的交通過程與休息室等場地的冷暖空調,處理溫度與溼度差。事先預想各種不同的環境狀況,這樣無論遇到怎麼樣的狀況,都可以進行妥善的身體管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比賽設施、設備」方面,要儘量避免地面吸震效果不佳的體育館、保養維護不善而凹凸不平的球場、排水不良的草地、在柏油路等堅硬的地面過度跑步等。

挑選「用具」時,務必考量個人的身材與體力、職業與否、技術等。舉例來說,比賽用的鞋子一定要優先選擇適合自己的尺寸,並挑選吸震性好的鞋子等。比賽用的球棒、手套、球拍等,要注意用具的尺寸、重量和手感。

相較於生理狀態和心理狀態,環境狀態中只要有任何不利因素,更有可能立刻大幅降低運動的表現。因此,除了選手本人之外,教練、比賽主辦者與設施經營者也必須特別留意這些問題。

1
 

運動時,人體會在短時間內產生大量的熱,這些熱能會讓皮膚的溫度升高,此時身體會開始出汗,汗水中的水分蒸發後,就可以讓發熱的皮膚降溫,進而調節體溫。

田徑或足球等在戶外進行的運動,除了藉由皮膚表面的皮膚血流量和出汗量調解體溫之外,「衣物的透氣度、吸溼度、排汗度」、「溫度、溼度、氣流等外在條件」等也和體溫的調節有很大的關係。如果體溫過度上升,肌肉、內臟等身體正常的功能會下降,大量出汗會導致脫水、體內電解質不平衡,引發熱傷害等問題。

為了預防這種情形,平常就要攝取有助於電解質平衡的飲食,養成多喝水的習慣,培養容易發汗的體質。

運動時穿戴散熱效果或防曬效果好的衣物與帽子,也很有幫助。

也要預估正式比賽時的溫度冷熱等條件,並在練習的時候加以反覆模擬,讓身體可以提前適應。

而在水中進行的游泳或水球等運動,競賽條件與地面上的運動有很大的差異,水的密度高達空氣的830倍左右,身體承受的阻力與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選手們就是利用這樣的阻力,朝前進方向的反方向對水施加推力,藉由反作用力讓身體前進。比賽時由於水壓的關係,呼吸也會受到限制,因此游泳選手的呼吸肌肉都非常發達,肺活量也比其他運動選手大。

游泳選手的體脂肪經常比田徑選手高,因為這樣有助於防止體溫流失。一項調查發現,男性田徑選手的平均體脂肪率大約只有10%左右,而男性游泳選手則是15%左右。

2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晨星出版《體能訓練圖解全書:一本搞懂身體質量調校‧競技水準提升‧賽前調整訓練‧訓練週期規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