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從牧牛童成為哈佛博士!這個信仰毛澤東的台灣人 為何走向「國際公務員」?

2025-02-19 09:00

? 人氣

龔忠武參與保釣運動後,於1981年提出博士論文,獲得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取自龔忠武紀念網站)

龔忠武參與保釣運動後,於1981年提出博士論文,獲得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取自龔忠武紀念網站)

今(2025)年農曆春節期間的1月27日,一位鮮少人知的台灣「奇人」,安詳地在美國麻省威廉斯鎮(Williamstown)家中離世,享年88歲。其人名曰龔忠武,高雄中學畢業後,考入台大哲學系後轉歷史系,1966年獲全額獎學金進入哈佛大學,師從美國「中國學」大師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和史華慈(Benjamin Schwartz)。特別的是,在美留學期間,龔忠武參與了風起雲湧的保釣運動,從一位自由主義者蛻變為毛澤東信徒,從而展開了其不改其志又獨特非凡的一生。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從安徽到台灣再到美國,告別自由主義擁抱毛澤東思想

盧溝橋事變爆發的1937年,龔忠武出生於中國大陸安徽滁縣(今滁州)的農村,父親在南京金陵兵工廠擔任審計,母親則是典型的勞動文盲婦女。龔忠武的幼年生活,就在放牛、拾牛糞的日子裡度過,可說是名副其實的「牧牛童」。1949年隨著國共內戰白熱化,其父帶著一家人隨兵工廠搬遷到台灣高雄,直到高雄中學畢業。

1956年龔忠武先是考進台大哲學系,後來轉入歷史系,與著名歷史學者汪榮祖同班,兩人結成莫逆之交,在美國時亦時常來往。1966年龔忠武獲全額獎學金,考入美國哈佛大學,加入「中國學」大師費正清、史華慈門下;其博士論文《儒臣張之洞的崛起和清朝的中興,1863-1881》指導教授,更包括了著有《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一書的知名史家孔飛力(Philip Alden Kuhn)。

在台、美兩地的求學期間,是龔忠武思想翻天覆地變化的「黃金年代」。他曾回憶,自己曾在《大學雜誌》、《思與言》等刊物發表文章,談論的主題不外乎西方的民主、自由、科學、人權與個人主義,還曾在指導教授吳相湘的介紹下,到當時由陶希聖主持、蔣君章擔任主編的「中華民國開國50年文獻編纂委員會」打工。

龔忠武早年回中國大陸參觀訪問。(取自龔忠武紀念網站)
龔忠武早年回中國大陸參觀訪問。(取自龔忠武紀念網站)

出身於國民黨黨國教育的傳統自由主義者龔忠武,出於對中國近現代化問題的熱衷,赴笈美國後,在各大圖書館接觸了有別於國民黨黨版的中國近現代史論述,甚至吸收了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毛澤東主義等學說,從中學到了生產力論、階級分析、帝國主義、人民群眾、造反有理等理論,使得龔忠武視野大開,重新對中國歷史與文學「補課」,也奠定了其思想與行動「造反」的基礎。

不務正業的哈佛大學博士,考入聯合國成為國際公務員

龔忠武曾說,保釣運動是他思想轉折的「導火索」。從台灣燒起的保釣運動之火,在1971年1月28日傳到哈佛大學校園,「波士頓保衛釣魚台行動委員會」正式成立,龔忠武被推舉為大會主席。對他而言,保釣運動讓他看清了國民黨政府的軟弱無能,以及蔣介石言行不一、只說不練的一面。此外,在龔忠武看來,國民黨編造的神話與現實愈來愈脫節,「這也是台獨能夠興起的主要原因之一吧,因為中華民國和台灣愈來愈劃成等號了,是一回事了。」因此龔忠武進而與國民黨「分手」,批判西方自由主義,乃至「背叛」由費正清主導、強調現代化理論的哈佛學派,進而同情、認同中共與毛澤東思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

張鈞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