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美中關稅戰愈演愈烈,農曆春節剛結束,中共領導人習近平2月17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民營企業家座談會。
根據官媒新華社發布的消息顯示,包括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殞群、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飛鶴乳業董事長冷友斌、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新希望董事長劉永好、華為創始人馬騰正非、比亞迪總統王公務部長王興興、新希望董事長劉永好、華為創始人馬騰正非、比亞迪東亞主任、部長、韋爾福董事、總理、主席、豐尚美金兼董事長、東義長、尊貴董事會主席、榮情主席、東藞亞理會長、領東國董事長兼向主席、榮情董事兼董事長雷美亞主席春晚上扭秧歌的機器人製造公司,90後企業家宇樹科技創辦人、CEO王興興等人參加。
其中,寧波餘姚人王興興,是民用機器人公司宇樹科技創始人、CEO。宇樹科技與人工智慧大模型公司深度求索等六家科技企業被合稱為「杭州六小龍」。而虞仁榮也來自寧波,所執掌的韋爾股份市值曾一度接近3000億元,虞仁榮也被譽為「中國芯片首富」。
備受大陸民間關注的深度求索創辦人梁文鋒雖未出現在官媒的報導中,但是他出席了此次會議。外界分析認為,此舉是在美中關稅戰關鍵之際釋放出的一個刺激大陸民營經濟發展的信號,但是北京當局對於民營經濟的態度也是時好時壞。
同時,大陸近期人工智慧產業呈現大幅度的增長,中共高層召開民企座談會也有「經濟維穩」的意圖。
外國對華投資火速下降之際,可提振整體投資者信心
2月14日,大陸外管局披露了2024年國際收支數據顯示,外資企業的直接投資比峰值時期的2021年減少99%。大陸官方稱,2024年中國新設外商投資企業達59,080家,同比增長9.9%。而大陸民營經濟狀況也是外國投資者比較關注的投資環境指標,一段事件以來北京雖表面上促進民營經濟的發展,但實際上各地對待民營經濟的態度也是五花八門。「遠洋捕撈、異地凍結」等所謂新型執法手段層出不窮,這也讓許多大陸民營企業家感到寒心,同時也波及到一些大陸台資企業參與經濟合作的考量。
在此之前,大陸官方雖發布過構建《統一大市場》建設的指導文件,從中明確指出「由趨利式執法所引發的破壞營商環境的問題」應該禁止,包括大陸最高檢察院也發布類似公告對於趨利式執法案件的訴訟予以一些特殊支持。但縱觀實際情況,地方當局在執行相關政策時也是層次不齊。

兩會前召開民企座談會,政策法律能否「雙落地」?
在民間,各界都在紛紛觀察此次座談會能否改變之前的「民企離場、國企上場、央企撐場」的經濟局面,也包括市場經濟制度能否再次適應全球化經濟的新格局。一些大陸證券行業分析師對此提到,此次座談會與2018年時一樣,但是經濟環境卻發生明顯變化。
大陸當局在上一次在召開民企座談會後,資本市場反映良好,但是目前資本市場屬於偏弱的中低迷期,能否像上次那樣繼續提振市場經濟形勢還需有待觀察。同時,在即將召開的大陸兩會之際,民營企業提振信心勢必需要相關政策和法律支持,各地兩會後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也相繼出爐,雖然是屬於民主評議實際上也是「照章行事」。未來對民企的落地政策也是考驗大陸經濟覆蘇的關鍵之一。
組建民企國家隊,聽黨話共同抵抗川普關稅戰?
對於此次民企座談會召開的時間點也是引人矚目,恰逢特朗普第二任期開始,上一次的2018年是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有分析認為,此舉疑似是組建民企國家隊,在面對特朗普多輪關稅政策時,北京雖然表現得從容不迫,但是還是要做好十足的準備。
在新華社發布的通稿中,中共領導人習近平也強調了「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對國內外形勢的判斷上來,統一到黨中央對經濟工作的決策部署上來」。
2025年也是中共高層在十年前力推《中國製造2025》完成之年,參加此次座談會的民營企業家多和該計劃的內容息息相關。在面對大陸多輪制造業產業政策調整之際,民營企業在大陸整體經濟中處於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