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只和台積電談、不甩經濟部?旅美學者揭華府風向變了:增加軍購就能解套?

2025-02-18 18:16

? 人氣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台美關係變化備受各界關注。(資料照,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台美關係變化備受各界關注。(資料照,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重返白宮前後,數度點名台灣「搶走美國晶片生意」之際,總統賴清德近日在國安高層會議後宣布,將提升國防預算到GDP 3%的目標,台美關係備受關注。旅美學者翁履中直言,台灣官員在壓力下,試圖尋求能源與半導體合作,向川普政府證明台灣的戰略價值,然而,華府風向已經改變,台灣若還停留在過去的美好幻想,只會錯失關鍵調整的時機。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路透社》報導,台灣正考慮向美國採購70到100億美元的武器。對此,翁履中今(18)日在臉書分析,川普上任後,台美關係的本質正發生變化,從強調「共同民主價值」,轉向更具交易性的利益交換,川普指責台灣在國防投入不足,更將台積電的市場主導地位視為對美國的挑戰,但「台灣將大規模軍購,川普會買單?」

「在川普美國優先的政策下,台灣願意付出多少,才能換取真正的安全承諾?」翁履中進一步說,白宮與國防部未對此明確回應,國安顧問沃爾茲僅表示希望「加快對台軍售交付」,但這是否能真正影響川普政府對台政策,仍是未知數。此外,賴清德的GDP 3%目標與川普的10%相距甚遠。另外,他也引述華府智庫專家葛來儀(Bonnie Glaser)所言,有消息透露,台灣經濟部官員赴美難以建立溝通,反而是台積電能與川普政府的核心官員直接會談。

翁履中指出,這代表在川普的眼中,台積電比台灣政府更值得對話,這是重大警訊;當台灣政府努力向美國證明自己,而華府高層更關注企業利益時,這是否代表台美關係已經不再是基於戰略夥伴,而更趨向於商業交易?當外媒及挺台專家學者都點出台灣內部需要停止繼續自我感覺與美國關係良好,「台灣的戰略思維還能不變?」買軍備、提高國防預算固然重要,但核心的問題是,「川普政府真的在乎這些嗎?台灣若無法能與川普決策圈進行溝通,就算願意付錢,川普真的在乎?」

翁履中直言,台灣能否在川普政府的壓力下守住自己的戰略利益,關鍵在於是否願意面對現實,而部分政治人物仍強調美國對台支持不變,是真理解川普的對台立場,還是為了政治攻防而不得不掩飾真相?當川普揚言對台積電課徵關稅,當美方不斷要求台灣提高軍費,當經濟部官員赴美無法建立有效對話;而台積電卻能見到決策核心,難道不是美國當今執政者對台灣的看法出現轉移的證明? 台灣要應對川普時代的挑戰,不能靠幻想和過去的交情,而是靠現實判斷與務實戰略。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

‧ 川普為何狂釘台積電?謝金河曝DeepSeek突襲後習近平有大動作:幕僚該告訴他真相

‧  川普關稅揮刀又點名台灣 賴清德拋「半導體供應鏈夥伴倡議」:建立AI晶片聯盟

‧  台積電「被合體」英特爾會很慘?專家直言最壞的選項:先進製程優勢危險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瑋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