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中國,拜登是真鷹派or假鷹派?是否續推新冷戰?美國外交專家深入解析

2020-09-05 10:00

? 人氣

2015年9月2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美國,時任美國副總統拜登在華府迎接(AP)

2015年9月2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美國,時任美國副總統拜登在華府迎接(AP)

2020年美國總統選戰,中國成為共和、民主兩黨砲火焦點。川普總統大打「中國威脅論」爭取連任,從貿易逆差到新冠疫情都要北京「踹共」。民主黨挑戰者拜登也不甘示弱,擺出「對中鷹派」姿態,痛斥中國是「威權獨裁政體」,反譏川普是北京的傀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川普有執政優勢,與北京從貿易戰、科技戰打到外交戰,對台灣送出友台法案、重大軍售、部長造訪。拜登(Joe Biden)則與北京高層熟稔,容易被貼上「親中」標籤,也讓人不得不懷疑:他的鷹派立場會不會只是選舉策略?對此,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國際合作中心(CIN)研究員特勞布(James Traub)在《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撰文指出,時移世易,拜登雖然有選戰考量,但也的確已進化為「對中鷹派」,只不過他並無意與中國進行「新冷戰」,他如果入主白宮,美中雙方仍有合作空間。

特勞布指出,拜登麾下「中國政策團隊」領軍者瑞特納(Ely Ratner)近年在《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發表一系列專文,認定中國並未在全球秩序領域扮演一個「負責任的利害關係人」(responsible stakeholder);對美國而言,中國是競爭者(competitor)更是敵對者(rival)。拜登及其政策幕僚都承認,數十年來華府對北京的「接觸」(engagement)政策已宣告失敗,中國(以及俄羅斯)正在挑戰美國的國力、影響力與利益,試圖破壞美國的安全與繁榮。

但是特勞布也強調,拜登在挺身對抗中國的時候,並無意挑起(或升高)美中新冷戰。對於氣候變遷、傳染病大流行等跨國界議題,拜登及其幕僚深知中國的積極參與不可或缺,因此他們並不贊同國務卿龐畢歐(Mike Pompeo)發動的意識形態攻勢,或者白宮經貿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力倡的美中經濟脫鉤。美國必須降低對中國的倚賴(例如關鍵產品的供應鏈),但美中在經濟領域仍然會有千絲萬縷的瓜葛。

拜登的中國政策要從美國國內做起,他深信美國若想在與中國的賽局中勝出,就必須針對基礎設施、科技研發、醫療保險、教育訓練等領域進行策略性投資。對外,拜登標舉「自由世界秩序」(liberal world order),仰賴以西方民主國家為核心的盟邦,藉由其體制與網絡來抗衡中國。

拜登的另外兩位國安外交智囊史密斯(Julianne Smith)與陶西格(Torrey Taussig)指出,德國與法國等歐洲國家的作用尤其重要,它們長期以來比美國更信任中國,但近來對於中國網路商業間諜活動、迫害新疆維吾爾人、高壓管制香港、竊盜智慧財產權、大規模支持出口業、操縱匯率、強制外企技術轉移等行徑相當感冒。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甚至曾當著習近平的面說,歐洲對中國的「天真心態」已經煙消雲散。

川普在對中國發動貿易戰的同時,也對歐洲盟邦發動攻擊,言行甚至更為嚴厲,因此錯失了聯合盟邦對付中國的良機。絕大部分美國領導人──川普例外──都很清楚,西方民主國家除了為地緣─經濟(geo-economic)利益結合,價值觀也非常重要,而中國已形成威脅。拜登上任之後將積極應戰,以重振自由世界秩序為己任,呼籲自由世界團結一致,對抗中國的高科技威權主義(high-tech authoritarianism)模式。

拜登承諾將以美國總統身分召開一場全球「民主高峰會」(Summit of Democracies),各國與中國關係將是重中之重。各方關切美國是否會在南海等地遏阻中國的區域擴張野心,拜登外交顧問蒲杰夫(Jeffrey Prescott)說:「美國本來就是太平洋強權。」他強調拜登不會迴避與中國的衝突。2013年中國在東海1畫設防空識別區(ADIZ),時任副總統正告習近平:「我們照飛不誤。」中國也就此打住。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