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痛貼布比吃消炎藥安全?醫師:大錯特錯啊!就算吃了口服消炎藥舊傷也好不了

2017-02-26 12:00

? 人氣

過去很多人認為止痛藥能止痛,但其實還可能有潛在副作用,因此對於疼痛,也有些人能忍則忍,拖到最後身體受不了才去求醫治療,可以想見的是,往往治療時程得花上更久更漫長的療程,其實都是得不償失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口服消炎藥,害你舊傷好不了

這裡要和大家說明一下,像普拿疼這類的藥只是止痛藥、並沒有消炎成分,我在這邊提的消炎止痛藥不是普拿疼,也不是殺細菌的抗生素,而是非類固醇類的消炎止痛藥(簡稱NSAID)

一般來說有口服和貼布兩種,口服的需要醫師處方,而貼布形態的通常在藥局就可以自行購買,這類藥物是經由腎臟代謝的,而長期服用這類藥物最大的副作用就是胃潰瘍或者影響腎臟功能,但如果你以為口服的比較危險,貼布比較安全,那也是錯誤的觀念,因為即使貼布是經由皮膚吸收,過量也是有風險,一樣也是會導致腎臟負荷不了。曾經就有運動選手因為全身肌肉痠痛,而一次貼很多消炎藥布在身上,最後導致腎臟功能受損。

因此,任何型態的消炎止痛藥都是不能濫用的。

(圖/HASTYWORDS@pixabay)
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傷腎。(圖/HASTYWORDS@pixabay)

至於口服的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正確的使用方式是剛受傷時就要服用,例如挫傷、扭傷、拉傷、急性肌腱發炎等,一開始會出現比較嚴重的發炎反應,如果造成明顯的腫脹和疼痛,建議可以服用非類固醇類的消炎止痛藥來抑制發炎且減輕疼痛,但最好是受傷後的三天之內服用就好,不建議持續服用超過一週。

因為發炎不一定是壞事,剛受傷時的嚴重發炎,雖然會導致腫脹和疼痛,但是發炎機制其實也是身體修復過程的一種正常過程,發炎機制負責移除死亡的細胞、修復受傷的細胞或新生細胞,因此,發炎機制對身體損傷的修復其實是好的

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非類固醇類的消炎止痛藥,會抑制發炎機制,所以另一個副作用就是會干擾細胞修復,服用過多就是過度抑制發炎反應也就等於抑制了修復反應,導致身體修復速度變慢,受傷的組織無法好好癒合,結果就是損傷部位只是部分修好,身體的修復細胞就停止工作了。

你可以想像一下,受傷的組織就像是被大水沖斷的橋樑,修復到一半的組織就像是搭了個臨時橋樑讓車輛可以勉強通過而已,然而臨時橋樑根本就經不起考驗,根本不需要等颱風來臨或者大雨沖刷,就算是正常的水流量,也可以沖毀臨時橋樑。

對應到人體身上,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常常受傷後總是好不了,舊傷會一直反覆發作的原因之一,這就是大家常忽略的非類固醇類的消炎止痛藥的潛在副作用。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采實文化《筋膜線按摩伸展全書:沿著6條筋膜線,找出真正疼痛點!84組對症‧部位‧強化的全方位按摩法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