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失敗的父母,就會養出怕失敗的小孩!為了孩子好,應該放手讓他們「實驗失敗」

2016-08-17 10:47

? 人氣

如果媽媽從頭到尾就十分機靈,事先預防幼兒的這些「失敗」和「實驗」,就會抹殺幼兒的好奇心,這是讓人十分遺憾的事。這樣的幼兒可能會成為「聽話懂事的乖小孩」,但卻很難成為開拓全新世界觀的英雄。

我們不可以畏懼失敗。也不能老做著墨守成規的夢想。

人類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學會害怕「失敗」的呢?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期許自己成為好學生,只敢描繪千篇一律的夢想呢?明明幼兒時期,我們不會假設自己會失敗而畏縮,也不會有「像我這種人……」的心態,而裹足不前。當然小時候也不會追求事先確定的和諧(harmonie préétablie)。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其實很遺憾的是,人類的腦之所以會有「失敗」很可怕、要當「好學生」、不要太好奇的刻板印象,大都是來自媽媽。

一個人出生的時候,帶著他人生中最多的腦細胞呱呱落地。

腦細胞,又稱為腦神經細胞,正式名稱是神經元(Neuron),主要負責的工作是認知行為─例如在認知影像的神經元群中,有專門認知「圓的現象」的神經元。也有專門認知「橫長現象」的神經元。二者同時運作時,就可以認知出「橫長的橢圓形」。

換句話說,我們的腦中塞滿了負責單純認知的腦細胞,多個腦細胞的排列組合,才能讓我們認知更複雜的現象。為了互相密切合作,腦細胞透過有無數分岔的神經纖維,交織出綿密的網路。

人類之所以帶著人生中最多的腦細胞誕生,應該就是為了要適應各式各樣的環境吧。

比方説兩歲半以前的幼兒,可以模仿全球各種語言的母音,只要有母語人士在幼兒面前發音給幼兒聽即可─幼兒可以感應到所有的母音。

然而可以認知所有的母音,換個角度來看就是「無法識別語言的發音」。比方說日語有五個母音,可以果決地分辨發音的人聽起來是「KuRoKaWa」的發音,在幼兒的耳朵中,可能會抓到多餘的母音,因而聽起來像是「U-KuRo-o-Kkua-uwa-a」。所謂的母音,就是利用肌肉的變化,發出音響時間較長的發音,所以的確可以抓到許多多餘的音。在這種狀態下,幼兒的發音聽起來就像是「u-Wan-u-Wan」,對大人來說,只不過是奇怪的吼叫聲罷了。

捨棄多餘的腦細胞,鎖定母語的母音時,人腦才能把周圍的發音聽成語言。為了快速掌握必要資訊,腦會由全方位的感度轉成具有方向性的感度,而且這種轉變並非只出現在語言學習方面。

如此這般,人類的腦細胞在出生後日益減少,到了兩歲半左右減到最少。取而代之的是不斷增加的神經纖維網路。

人類帶著自己一生中最多的腦細胞出生,然後大約在三歲前,透過捨棄不必要的部分,讓自己的感性更為敏銳,然後才能踏上「思考的旅程」。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站在腦科學的觀點來看,還真有它的道理,因為人的感性基礎的確奠基在三歲以前。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