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開放美豬美牛爭議這麼大?背後關鍵食安議題一次看

2020-08-29 08:30

? 人氣

美牛美豬爭議究竟是什麼?(美聯社)

美牛美豬爭議究竟是什麼?(美聯社)

美豬美牛問題爭議已久,衛生福利部2007年原擬開放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用於牛、豬隻,最後瘦肉精美豬進口喊卡,昨天蔡總統宣布訂豬肉的瘦肉精標準,並鬆綁美牛輸台門檻。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總統蔡英文昨天宣布,針對延宕已久的美豬美牛問題,經過這幾年評估,她責成相關部門,在保護國人健康下,依據科學證據、國際標準,訂定美國豬肉萊克多巴胺進口安全容許值,以及放寬30月齡以上美國牛肉進口。

「美豬」一直是國內敏感議題,箇中原因就在於瘦肉精「萊克多巴胺」。

萊克多巴胺是一種「瘦肉精」成分,最早是美國藥廠研發用來治療人類氣喘的藥物,在臨床試驗階段就宣告失敗,但意外發現可讓動物瘦肉增加、肥肉減少,有助畜牧業節省飼料使用,1999年美國開放萊克多巴胺作為飼料添加劑。

2006年中國爆發民眾食用含另一種瘦肉精「克倫特羅」(Clenbuterol)豬肉中毒事件,讓瘦肉精安全性疑慮浮上檯面,2006年政府將萊克多巴胺等多款瘦肉精列為禁藥,禁止國內養豬業者使用,也禁止含萊克多巴胺的豬肉進口。

衛生福利部2007年原本預計開放萊克多巴胺用於牛、豬隻,並訂定各部位殘留容許量標準,引發國內養豬業者強烈反對而喊卡。

2012年,隸屬聯合國的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以69票贊成、67票反對的些微差距表決通過萊克多巴胺容許量標準,台灣同年順勢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美國牛肉進口,並將標準訂為10ppb,堅持以「牛豬分離、排除內臟、強制標示、安全容許」等原則嚴格把關。

有別美豬,「美牛」重點則是在俗稱「狂牛症」的牛海綿狀腦病(BSE)引發的食安疑慮,牛海綿狀腦病俗稱「狂牛病」是20世紀一種新興的疾病,會造成感染牛隻的腦部組織出現空洞化狀似海綿樣的病變。

2003年12月、2005年6月美國因爆發狂牛症疫情,台灣曾二度公告禁止美牛進口,直到2009年台美簽訂「台美牛肉議定書」,開放30月齡以下、去除風險物質的美國牛肉及產品進口,確保狂牛症食安風險可控。

責任編輯/潘渝霈

喜歡這篇文章嗎?

作者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