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軟爛毛病,靠意志力沒用啦!對的工作法更重要,科學家簡單卻神奇的9大建議

2017-05-09 11:11

? 人氣

「明天再做吧!」、「再看看好了!」這是不是你經常掛在嘴上說的句子呢?愛拖延是許多人都有的毛病,我們經常羨慕「有意志力」的人,但事實上,光靠意志力沒用啦! 

會成功的人,除了意志力,還得建立一個「適合工作」的環境。好好整理、屏除周邊干擾,才最關鍵!在日本行為科學家富山真由眼裡,好好運用行為科學上的正確方式來管理自己的作息,比單憑意志力更加有效且持久。不必逼自己,也能輕鬆動起來。以下這9個方法,就是他最得意的密技。不妨一起試試看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 找到能夠專心的場所

很多時候我們沒辦法有效率地工作、念書,根本的原因就在於環境對人的影響實在太大了!若你的工作環境中充斥著娛樂用品、報章雜誌等等會不斷讓你分心的東西,那不妨離開舒適圈去找一個更能專心的地方工作,先做到這一點,對於接下來的工作成果就有極大助益。

每個人習慣的工作環境或許不太相同,有人喜歡在家裡、有人喜歡在咖啡店。但無論在哪裡,保持桌面乾淨都是最重要的事情。一下摸東、一下摸西,只會讓你浪費更多時間。「斷捨離教母」山下英子所提倡的理念,也與這樣的說法不謀而合。唯有捨棄一些不要的,才能吸收更多需要的。

「我也想整理乾淨,但每樣東西感覺都很需要啊!」這是許多人共有的抱怨,如果真的是這樣,也可以嘗試設定出每樣東西的固定位置,習慣後就能減少這些小雜物對於專注力的影響。

2. 全面性隨身物品,如手機APP、背包

環境的整理當然不只桌面啦!會影響我們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因此才說要進行全面性地整理。像是包包只放置必要的物品、手機也要定期整理APP避免下意識地成為低頭族。

很多人工作到一半,就會翻包包、滑手機。台灣的低頭族比例更名列世界第一,平均每天有超過三個小時都盯著手機看。言下之意,就是大家不知不覺就浪費掉3個小時了!養成好好整理的習慣,就能減少這些干擾的影響。

3. 有行動就給獎賞,沒行動就給懲罰

除了目標的設立,行為科學中還有個相當實用的觀念─獎賞與懲罰。這是一個利用圖像化方式,記錄自己每日生活軌跡的概念。例如自己今天有按照計畫慢跑,即在行事曆上給一個獎賞的貼紙;若沒有,就給自己一個懲罰的貼紙,用類似玩遊戲的概念,讓人能夠有效適時地警惕或獎勵自己。

有點類似台灣人最熟悉的超商集點,為了得到點數(或者最終的禮物),每一次的消費都會盡量達到門檻金額。但其實,就算沒有禮物,一般來說大家仍會為了追求那份「成就感」,拚命完成!現在,就為自己準備一張集點卡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奎翰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