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爭霸  

約 147 項搜尋結果
2025年5月26日,越南共產黨總書記蘇林在河內文廟與法國總統馬克宏舉行午餐會。(美聯社)

王慶民觀點:馬克宏訪問越印新三國─法蘭西在東南亞的歷史記憶與雄心

烏凌翔指出,黃仁勳(見圖)堅守戰略目標,靈活調整手段,在雙邊創造最大利益。(資料照,劉偉宏攝)

黃仁勳何以美中通吃?專家分析輝達關鍵「科技力」:兩國政府都要讓他三分

中研院院士吳玉山17日出席「川普與習近平的全球秩序之爭」座談。(顏麟宇攝)

海峽上空陰影籠罩 中研院院士吳玉山:台灣為何還缺乏一場國安公開辯論?

美中爭霸,中東可能成為世局中的「荊州」。圖為美軍林肯號航空母艦抵達中東。(美聯社影片截圖)

公孫策專欄:美中俄三國演義─中東是荊州,非洲是西川

作者指出,如果未來華為手機維持暢銷,但iPhone轉為滯銷的話,那麼台積電業績恐怕也將受影響。圖為董事長劉德音(圖片來源:台積電提供)

2024劉德音不續任台積電董事長:美中爭霸將如何影響半導體業?

2018年11月16日,巴布亞紐幾內亞首都莫士比港獨立大道開通典禮上,民眾揮舞中國國旗,因該道路由中國援助建造(AP) 

美中爭霸太平洋,這個島國再度成為戰略思考中心!《經濟學人》剖析背後3大原因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和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5月25日在華盛頓舉行會談。(Twitter@SecRaimondo)

美中爭霸偃旗息鼓?商務部長王文濤訪美,成雙邊關係回暖指標

2022年1月中旬,美軍雙航母艦隊在台灣以東的菲律賓海域進行演訓。(取自美軍印太司令部)

大國競爭的新海洋時代!美中爭霸蔓延到印度洋,《經濟學人》剖析小國權衡之道

2022年11月1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在印尼峇里島會面。(資料照,美聯社)

林繼周觀點:紅利的終結—論美中爭霸的未來展望

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一名工人正在運送鈷礦(美聯社)

美中爭霸新戰場!中國掌控非洲豐富礦藏 《經濟學人》:美國計劃扭轉局面

美中爭霸之主要戰場除了軍事與外交等層面外,更重要是在貨幣金融、地緣政治,乃至科技創新等經濟層面。(美聯社)

觀點投書:美中爭霸之內在結構性因素─從新冠疫情下的「美元霸權」談起

美中強權爭霸,成為全球不穩定源。圖為習近平與拜登2012年在洛杉磯合影。(新華社)

盧業中觀點:我們能迎來更完善的國際秩序嗎?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5月26日對中政策演說,花很大篇幅談台灣問題。(美聯社)

顧爾德專欄:台灣要怎麼因應布林肯提出的對中戰略

東協三十年,習近平出席視訊會議,宣示與東協國家東盟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新華社)

一文看懂》RCEP與CPTPP有何異同、如何影響美中爭霸、台灣面臨何種挑戰

解放軍094型核動力潛艦11月29日在台灣海峽上浮往北航行。(翻攝H I Sutton推特)

觀點投書:美強權爭霸下的「台灣」

立陶宛外交部長蘭茲貝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AP)

閻紀宇專欄:歐洲小國為台灣捋中國虎鬚,我們的「立陶宛時刻」到來了嗎?

習近平時代,中國社會對領導人的個人崇拜達到新高點(AP)

今日北京如何看待華府、盱衡世局?國際關係權威學者閻學通解析「後疫情時代」中國外交政策

習近平正在北京公車的螢幕上發表創黨百年演說。(美聯社)

中國能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嗎?彭博專文解析:不可能

美國陸戰隊戰爭學院的戰略研究教授詹姆斯・萊西(James Lacey)的兵棋推演課程。美軍與北約部隊正與俄羅斯在歐洲戰場激戰。(翻攝網路)

如果美國與中國開戰,誰會贏?美軍前北約最高指揮官:我會選美國手上那副牌,但中國確實來勢洶洶

美日聯合演練。(翻攝海上自衛隊臉書)

日本自衛的關鍵決斷:該幫台灣(美國)對抗中國到底,還是引導美中爭霸「軟著陸」?

中國的海軍陸戰隊。(中國軍網)

北京到底會不會打台灣?《經濟學人》從兩次美軍馳援台海談起:中國的軍事自信讓台灣身處險境

沒有菲律賓,美國就無法更有力地介入南海事務,但菲律賓在杜特蒂(左)上台後親中遠美。圖為2019年第二屆「一帶一路」峰會論於北京舉行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杜特蒂會面。(AP)

黎蝸藤專欄:美國重返東南亞,與中國下個激烈戰場是菲律賓!

解放軍對台灣武力威脅上升,美國到底要不要清楚表態會對中國犯台做出武力反擊?圖為美軍馬斯廷號驅逐艦艦長4月4日於菲律賓海翹腳監視中國海軍遼寧號航艦。(取自美國海軍官網)

揭仲專欄:華府國安高層為何反對戰略清晰

日本蒼龍級潛艦白龍號。(維基百科)

獵殺中國海軍,美軍手中王牌是自衛隊潛艦?!日經:日本佔據深海地利,解放軍硬闖第一島鏈恐遭狙擊

普京與習近平。(美聯社)

習近平與普京聯手怎麼辦?智庫向拜登獻策:離間中俄,印度與北極是關鍵

中國武力犯台可能性升高,台灣也成了美、中兩個核子強權爭霸的衝突焦點。(圖取自Pixabay圖庫)

顧爾德專欄:地表最危險地區上演的三角戀情

釣魚台議題讓中日關係再度緊張,爆發衝突的風險快速上升。圖為日本海上自衛隊的P-3C偵察機飛越釣魚台上空。(美聯社)

黎蝸藤專欄:釣魚台衝突危機正在快速升溫

最新一期《經濟學人》封面: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

「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就是台灣!避免兩岸開戰,《經濟學人》建議向鄧小平取經

2021年4月24日,艾森豪號(CVN 69)航母打擊群在阿拉伯海巡弋,巡洋艦蒙特雷號(CG 61)與驅逐艦米徹爾號(DDG 57)在一旁護航。(美國海軍官網)

《日經》解密「共軍6年內動手」最大原因:美軍艦艇將有退役潮,戰力缺口恐讓台灣陷入危機

(翻攝胡佛研究所)

「美國不是說要挺香港,怎挺成現在這樣!那還守得住台灣嗎?」雷根的撰稿人ft.川普的國安顧問:直球對決的白宮精英論辯

拜登上任百日內成功結合盟友、打造抗中聯線。(AP)

黎蝸藤專欄:拜登百日打造抗中陣線讓習近平難以招架

面對中國在太平洋地區加強軍事活動,日本與美國的部隊在日本周邊展開兩年一度的「銳劍」海陸空軍事演習。(美國海軍官網)

李忠謙專欄:曾親率航母戰鬥群馳援台灣的指揮官,如何看待今日台海危機?兩位美軍退役名將談「如何防止共軍侵台」

4月4日美軍驅逐艦艦長翹腿目視中國航艦遼寧號,其實美艦7年多前就曾近距離逼近遼寧號。(取自美國海軍官網)

陳東豪專欄:7年後美艦再逼近遼寧號,中國反應變沉穩

美國參議院將於4月21日審查《2021戰略競爭法》,為美國政府規畫集中資源對抗中國。(美聯社)

宋承恩專欄:美國會推《戰略競爭法》抗中,首度稱台灣「政府」

筆者認為,歐美國家針對中國人權議題進行聲討,是因美國想藉人權議題號召盟友共同遏制中國崛起。(資料照,美聯社)

觀點投書:從新疆棉事件嗅出新美中爭霸的煙硝味

美國海軍日前發佈的照片顯示,美軍的馬斯廷驅逐艦4日在台灣東面海域近距離跟監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遼寧艦,馬斯廷號的艦長甚至翹著腳遠眺共軍航母。(美國海軍官網,風傳媒將遼寧號格放後製)

李忠謙專欄》一張美軍「鄙視照」說了的跟沒說的事:美軍真的怕「反介入」嗎?南海裝得下中美幾個航母戰鬥群?

拜登的亞洲政策還在形塑中,對台「戰略模糊」是否該修改也引起辯論。(美聯社)

顧爾德專欄:《台灣關係法》42年後「戰略模糊」該退位了?

美國總統拜登3月31日在匹茲堡演說公佈了總支出達2.3兆美元的「美國就業計劃」這個計畫引起共和黨激烈反對,恐將撕裂兩黨。(美聯社)

黎蝸藤專欄:拜登2.3兆基建預算恐將再撕裂美國

美國總統拜登3月31日在賓州匹茲堡發表演講,公佈了總支出達2兆美元的「美國就業計劃」(American Jobs Plan)。(美聯社)

讓美國脫胎換骨!拜登65兆元基建計畫背後,與壓制中國野心有莫大關係

美軍第六代戰機想像圖。(美國海軍)

李忠謙專欄:讓殲-20在台海上空無用武之地?已聞樓梯響的美軍次世代戰機

中國多家公司透過電商亞馬遜(Amazon)在疫情期間大賣山寨貨,美國人拿到政府補貼就立刻上網買中國貨。(Amazon go網)

林庭瑤專欄:政冷經熱,拜登和習近平演哪一齣?

習近平(左)當權後基於「制度自信」對外輸出其體制,貶低人權與民主,主動出擊要改變國際秩序,已不符合季辛吉(右)對中國的理解。(美聯社)

宋承恩專欄:季辛吉擦脂抹粉卻掩蓋不了習近平的野心

美軍的秘密武器:「空中航母」與Gremlins無人機(翻攝DARPA官網)

這不是愚人節玩笑!《經濟學人》:對抗解放軍「航母殺手」威脅,美軍研發「飛天航母無人戰鬥群」

3月18日在阿拉斯加中美會談後,戰狼外交正式成爲中國新時代外交的標準了。(美聯社)

黎蝸藤專欄:中國戰狼把西方逼上對抗不歸路

1.9兆美元刺激方案後,美國擬再推3兆美元計劃,鷹派更懼通膨再起,其利弊與風險互見並存。(美聯社)

呂紹煒專欄:1.9+3.0兆美元= 通膨再起,美帝沒落?

3月16日美日「2+2會議」點名中國在印太地區破壞穩定的行為,侵害了「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體系」。(美聯社)

宋承恩專欄:抗中新「法」寶─「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

美中外交高層會談18日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安克拉治登場,這是一場炮火四射的「非典」外交戰。(美聯社)

顧爾德專欄:楊潔箎「非典」外交戰,中國打什麼算盤?

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楊潔篪(圖)只以泡麵充飢,就上談判桌與美國國安高層展開唇槍舌戰。(美聯社)

林庭瑤專欄:悶燉20年,楊潔篪端出辛辣「泡麵對話」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國務卿布林肯,與日本外相茂木敏充、防衛相岸信夫3月16日舉行「2+2會議」(由左至右),會後共同聲明強烈針對中國。(美聯社)

陳東豪專欄:布林肯出手擋北京搶台灣友邦

解放軍以遼寧號為首的數十艘新型軍艦,2018年4月在南海進行軍演。(美聯社)

美日印澳「反中包圍網」成型,解放軍怎樣接招?第三艘航母2025年正式服役,「反介入」範圍將擴及西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