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業中觀點:我們能迎來更完善的國際秩序嗎?

美中強權爭霸,成為全球不穩定源。圖為習近平與拜登2012年在洛杉磯合影。(新華社)

美中競爭、烏俄戰爭、核武擴散、氣候變遷,與糧食危機等詞彙,不斷地在國際新聞中出現,而這些令人憂慮的消息持續削弱人們對於自由國際秩序的信心,卻也成為國際關係學者持續追求解方的動力。最新一期《外交事務》雙月刊藉由出刊100年的機會,重申其對於促進外交政策議題辯論的雄心,也希望透過對歷史的理解來形塑對未來的想像。其中,兩位頂尖的國際關係學者Dani Rodrik與Stephen Walt的文章,試圖透過對美國外交以及強權政治的分析,探索未來美中互動模式及其對國際秩序的可能影響,值得一讀。

無政府狀態下的有序互動

若以國際關係主流理論而言,Rodrik與Walt所代表之流派略有不同:前者關注全球化與自由貿易,認為國家間合作是有可能的,但也關注全球化對各國造成的失衡效果;後者是著名的防禦型現實主義者,認為多數國家的意圖是確保自身安全而未必是稱霸,同時主張美國維持霸權地位的必要性。而在這篇文章中,兩位作者指出,最重要的是,在無政府狀態的體系因素下,強權間的互動將對國際秩序產生深遠的影響,然其中的衝突是可以避免的。他們提出一個包括四大範疇的強權互動架構,認為若強權國家的行為可遵循此架構,則自由國際秩序或可持續、各國的福祉亦可提升。

2022年8月9日,拜登在白宮草坪簽署晶片法案。(美聯社)
2022年8月9日,拜登在白宮草坪簽署晶片法案。(美聯社)

該主張認為強權國家互動最重要的,也是第一範疇,就是確認何種行為是不被國際社會接受、理應完全禁止的,如透過征服手段獲取領土等,已為《聯合國憲章》所禁止。第二範疇的行為主要是以互惠為主,強權願意彼此讓步調整,如近海偵蒐或網路攻擊等,可以透過一方先停止、另一方互惠回應的方式來形塑有序互動。第三範疇指涉各方可以採取片面行動來增進國家利益,但不得採取違背第一範疇所言、已為國際社會確立禁止的行為,如此方有助強權之間的共存。第四範疇則指集體行為,除了強權之外,尚須其他國家的參與,來因應諸如氣候變遷及核武擴散等議題。Rodrik與Walt認為,若強權國家能對此等議題範疇及互動行為達成共識,透過談判而非一成不變的規則來調整彼此之行為,同時不要將國內政治利益考量置於第一位,方可擺脫敵友二分法,並塑造更完善的國際秩序。

當前秩序的美、中不足

Rodrik與Walt在2021年即提出此等主張,而在烏俄戰爭爆發後,兩位作者提出的建議更有其意義。該文最為重要的呼籲在於強權國家彼此要多些相互理解,對於對方的片面行動給予適當的回應或懲罰,但應避免借題發揮以謀求自身的戰略優勢。然而,這樣的互信基礎正是美國與中國大陸現階段互動最缺乏之處,也正是這樣的「美、中不足」,使得雙方均謀求短期的現實利益,從而使得自由國際秩序的強權合意基礎不斷遭到侵蝕,更完善的國際秩序恐怕在短期內不易出現

*作者為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教授,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