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秦觀點:裴洛西訪臺促軍事行動「新常態」與臺海「新現狀」

2022-08-25 07:00

? 人氣

2022年8月,美軍E-2D空中預警機在「雷根號」航空母艦起降,應對台海情勢(AP)

2022年8月,美軍E-2D空中預警機在「雷根號」航空母艦起降,應對台海情勢(AP)

裴洛西訪臺,掀起臺海驚滔駭浪,美國智庫以「邁向第四次臺海危機?」做為研討主題。問號語帶保留,但就危及程度觀之,稱第四次臺海危機,有過之而無不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礙於裴氏的敏感身分,北京與華府缺乏臺海問題協調空間,再逢年底的二十大,北京須營造可預測、管控的外部環境,又不可對於裴洛西之訪臺毫無對內交代與對外回應,軍演包圍臺灣,是北京內外勢力作用的必然,也藉此得到足夠理由再行更嚴峻的軍事威嚇。

演習一時的文攻武嚇也就罷,應該感到恐懼的是這些軍事活動或將成為臺海問題的「新常態」。就如共機擾臺的常態化,彈道飛彈飛掠臺灣、共艦直逼領海、無人機三天兩頭監視,這些動作的常態化,將建立並鞏固共軍在臺灣周圍存在的事實,並讓戰場經營再深化。

北京早擅長這類切香腸做法,從十年前的釣魚臺問題,中共的海空軍在東海的頻繁活動、南海的填島造陸和西太平洋軍事活動,到中印邊界的大小行動等,都緩步進展又拿捏適當,不越線構成戰爭理由也創造既成事實,最終重新定義現狀,穩住腳步面對進一步爭議。

美中當前對臺海問題的現狀妥協,就是各自不失禮儀的立場陳述:華府的一中政策不變、不支持臺獨,以及北京的不容「外部勢力干涉」。這是雙方暫且能講出最溫良恭儉讓且唯一能表態的立場。臺海問題沒有解方,建立護欄不讓大國對撞翻車,是最低限度的手段。

裴氏訪臺前再三強調,「挺臺不等於挺臺獨」的護欄存在,白宮苦口婆心地勸說「政策不變」,拜登甚至將此推託裴洛西,表明「這是她的決定」,但都無法矯正北京對於一中政策「空洞化」的認知。軍事行動新常態而促成臺海問題的新現狀,使美中更加無從妥協。「護欄」恐難攔美中兩火車對撞出軌、極少數的合作討論空間更加被壓縮,這將使衝突更不可避免。

蔡英文總統接見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團一行。(總統府)
裴洛西訪台對華府造成的是反作用。圖為蔡英文總統接見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團一行。(總統府)

裴洛西訪臺究竟是北京失分還是華府失分?華府口中謹守政策不變的底牌,仍被評斷是一中政策的虛化與掏空。各種挺臺、友臺言論,亦增加北京愈來愈恐懼臺灣與中國大陸形同獨立、分離。在北京對華府的信任資本減少、美中對於臺海問題又已經無話可講的前提下,其他務實問題的討價還價,或許會變得更麻煩。這對期中選舉將屆,但民調仍然低迷的拜登,顯然不是好事。裴氏訪臺作用產生的同時,也給了華府反作用。

北京雖又被嘲笑外強中乾、是紅線不斷後退的紙老虎。然而大型軍演的背後,實已一定程度地安撫內部鷹派、給氣盛的民族主義與好戰思維一些安撫軟糖且又提供足夠的正當性大切香腸肉,並給共軍更多常態化活動理由,北京在此新現狀基礎下將更為躁進。軍事行動常態化不是外溢效果,而是已在北京的計畫內。任何重大臺美關係突破,都將成為中國大陸改變現狀的墊腳石。新的邏輯或將是:美國促成臺海危機,臺海危機促成新現狀,新現狀又促成臺灣近乎失去塑造環境的主動權。這是未來我們要面對的新情勢。

這些新常態中的灰色地帶衝突,也將帶出不對稱作戰與傳統作戰的論辯,也又會再引導至臺美對臺灣防衛與作戰構想上的不一致與摩擦,此必然激起熱烈討論。在面對香腸切得更大、臺灣離戰爭「邁出危險一步」時,也正好趁此盡早釐清臺灣防衛計畫的脈絡,以及臺美間的作戰想像與協調,否則等共軍不再只是圍繞臺灣、飛彈的目標不再只是飛掠臺北時,為時晚矣。

*作者為軍事評論員、自由作家,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