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誠觀點:台灣三大能源危機—核電、風電、煤電

2019-01-16 07:00

? 人氣

作者指出,目前全國民眾及政治人物多數只知非核是蔡政府重大錯誤,以為恢復核能就天下太平,卻沒意識到反核,反煤,發展離岸風電的傷害甚鉅,靜待一月底的新能源政策能長出何種氣象。圖為總統蔡英文。(資料照,顏麟宇攝)

作者指出,目前全國民眾及政治人物多數只知非核是蔡政府重大錯誤,以為恢復核能就天下太平,卻沒意識到反核,反煤,發展離岸風電的傷害甚鉅,靜待一月底的新能源政策能長出何種氣象。圖為總統蔡英文。(資料照,顏麟宇攝)

許多人以為台灣的能源危機只有核電一項,並非如此,今日台灣有三大能源危機,分別是核電、風電與煤電。

先由社會最關注的核電談起。核電成為台灣民眾最關心的能源議題歷史悠久,三十年來社會上擁核/反核壁壘分明。早期「黨外人士」將核電貼標籤,將核電作為國民黨政府威權的象徵,以「反核電即為反威權」作為集合社會上反對力量的口號,反核成為「政治正確」,對集結新興的環保團體及政治上的反對力量有很大的成效。民進黨成立後,更將「非核家園」列為黨綱,是台獨外的另一張神主牌。

但以資源缺乏及外貿導向的台灣,能提供穩定價廉的核能是經濟發展的不二法門。近年又因暖化及空汚等環保議題,更突顯核電的優越,社會對核電的觀感已有很大的改變。此次「以核養綠」公投過關,一方面固然是因搭「討厭民進黨」順風車之故,但民眾對核電觀感改變也是重要原因。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181101-今(1)日風傳媒專訪核一廠長,圖為二號作業機(右)與一號作業機(左)。(簡必丞攝)
作者認為,此次「以核養綠」公投過關,除了有「討厭民進黨」之外,民眾對核電觀感也有重大感變。圖為核一廠二號作業機(右)與一號作業機(左)。(資料照,簡必丞攝)

但如本文開頭所述,三十年來反核是民進黨兩大神主牌之一,民進黨支持群眾中反核理念根深蒂固,蔡政府無法承受在反核議題上鬆動所造成的政治後座力。所以即使在公投後,蔡政府仍明白宣示其2025年非核家園目標不變。民進黨一方面廢核一方面又要減碳,唯一招術就是以綠電取代核電,代價為每年電費增加1500億元(風電及太陽能各半),這是台灣極為重大的危機,但此一死結極難解決。

蔡政府旣然吃了秤錘鐵了心,執意廢核,自然加緊推動綠電。但綠電能量密度低,不論是太陽能或風電都需要極大面積的土地,天生不合適在地窄人稠的台灣推廣。因土地限制,太陽能即使設置於水庫/墳地,進度仍然極為緩慢。政府心急之下,腦筋動到「離岸風電」。

因離岸風電較陸域風電貴上一倍,全球風電中,陸域風電占了97%。除了本身有離岸風力產業的國家,極少國家大力推動離岸風電。台灣人口密度全球第二,根本不合適推動風電,只有反核中了邪的蔡政府,在陸域風電已達飽和的情況下,才會狗急跳牆推動每度電較核電貴上五倍的離岸風電。

仔細推敲,其實「離岸風電」已與核電脫勾, 而有自身「生命力」。似想即使政黨輪替,翻轉核電政策,現有核電延役,重啓核四。但因蔡政府任內已與離岸風電開發商簽訂為期20年的購電合約,頭已洗了一半,每年近千億元進貢外商的電費已不可逆轉,生米煮成熟飯,與是否廢核已經無涉。原本推動離岸風電只是廢核的副產品,但現在已尾大不掉,是蔡政府四年施政最大敗筆。

政府大力推動離岸風電發展,使得全球風電大廠紛紛來台投資,而台灣要如何在離岸風電產業上抓住機會?海事工程或許是台灣的機會之一。(圖/取自pixabay,數位時代提供)
政府大力推動離岸風電發展,使得全球風電大廠紛紛來台投資,而台灣要如何在離岸風電產業上抓住機會?(圖/取自pixabay,數位時代提供)

許多擁核人士眼光只釘著核電,不解個人一年半來何以箭頭轉向風電。由以上分析應可了解推動離岸風電造成的傷害與廢核相當(均以每年千億計),但危機更為急迫。核電廠只要不拆,留得青山在,都還有恢復的可能,危機並非立即也並非不可逆。但離岸風電只要蔡政府賣台條約一簽,台灣即難以翻身,危機就在當下,遠較核電議題更為急迫。可嘆未來將負擔主要割地賠款電費的年輕一代,對此重大賣台事件渾然不覺,否則絕對有足夠能量發起另一次五四運動或太陽花運動。

但台灣能源危機中最嚴重的其實是煤電,試想即使全面恢復核電,核電在全台發電占比也只有20%。離岸風電即使全面落實,在2025年供電占比也不到8%,太陽能又不成氣候,全國近7成用電仍將由火電提供。依蔡政府廢核規劃,火電占比更高達8成。而占供電7,8成的火電只有煤電及氣電兩種選擇。

蔡政府廢核又要減碳,規劃的妙招竟然是將本可提供5成電力的煤電降為3成,而以增加氣電為5成取代。每年降低2成煤電而由氣電取代的度數約500億度,依國際能源總署預估2025年氣電煤電每度2.2元差價計算,每年電費將增加1100億元,還不說目前夏日液化天然氣只有一週儲量的重大國安危機。

高雄市環保局為減緩秋冬季節的空氣污染影響,在燃煤電廠的生煤使用上,採取了降載減排、許可管制、加嚴標準等多管齊下的應變措施。(圖/徐炳文攝)
作者直言台灣能源危機中最嚴重的其實是煤電,而蔡政府的降煤昇氣政策更是將能源政策搞得一塌糊塗。圖為高雄燃煤電廠。( 資料照,徐炳文攝)

日韓兩國能源環境與台灣類似,韓國2017年發電配比中核電占比30%,煤電占比45%。日本目前逐漸恢復福島事故後停止運轉的核能機組,更規劃在2030年前增建45部大型燃煤機組。日韓兩國重視核能眾所週知,但兩國對煤電的重視其實有過之而無不及,理由十分簡單,核電煤電正是提供穩定而價廉電力的唯二保証。

蔡政府極端無腦的降煤昇氣政策本是藍營可鳴鼓而攻之的重大錯誤政策,但不想藍營去年選舉為了操弄空汚民粹議題,提出不再增建煤電及每年降低1%火電的兩個無厘頭公投,變相在為蔡政府的降煤增氣政策背書。藍營對能源議題的無知也令人氣結。

目前全國民眾及政治人物多數只知非核是蔡政府重大錯誤,以為恢復核能就天下太平。本文只是喚醒國人認識錯誤的風電及煤電政策對台灣造成的重大傷害,反核,反煤,發展離岸風電三者造成的傷害都在每年千億之譜,台灣的能源危機原本就不止核電一端。

政府聲稱目前正全面盤點能源形勢,預計在一月底會有新的結論,新能源政策如何處理上述三項危機,國人拭目以待。

*作者為台灣能源部落格版主。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立誠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