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今(18)日發布《四年期國防總檢討》(QDR),本次之主軸為「建構敏捷應變戰力與全社會防衛韌性,確保國家安全」,區分為6章論述,說明整體國際戰略環境變動與我國面臨的國防安全挑戰,凸顯我國在印太地緣戰略的關鍵地位。其中,在國防戰略上,將以「多域拒止、韌性防衛」軍事作戰整備方向,同時將協同各部會及地方政府執行全民防衛資源整合與演練,強化防衛韌性。
依《國防法》第31條規定,於每任總統就職後10個月內,國防部應向立法院提出《四年期國防總檢討》。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在明天排定邀請國防部長顧立雄報告業務概況暨「四年期國防總檢討」,並備質詢。目前相關報告已經送至立法院。
國防部指出,在國家安全戰略指導方面,依據「防衛固守、重層嚇阻」軍事戰略,善用我地理防禦優勢及各式武器裝備,發展「多域拒止、韌性防衛」軍事作戰整備方向。依「機動、敏捷、致命、成本效益、隱匿」等原則,組建陸、海、空、網路等多重領域戰力,形成嚇阻侵略的防衛力量。戰時運用快速平戰轉換、戰力保存、重層防禦及軍民整合等手段,延遲敵人行動及逐次削弱敵軍,迫敵任務失敗。
國防部表示,戰力整建秉持「建構不對稱戰力」、「強化作戰韌性」、「提升後備戰力」及「厚植灰色地帶應處能量」四項原則,並強化去中心化運作、複式備援及機動分散等戰力部署作為,提升整體作戰韌性。建構擬真戰場環境、執行聯合演訓,將新式武器納入訓練驗測,以強化實戰化訓練。持續精進教召訓練、充實動員體系資源及更新後備部隊裝備,建立後備與常備部隊協同作戰能力。

在推動國防改革優先要務方面,國防部指出,總體國防預算維持逐步成長,並依法編列特別預算,爭取國防預算達到國內生產毛額(GDP)3%以上目標。為加速國防創新,聚焦人工智慧、無人系統等領域,引進業界發展成熟的技術,以縮短研發期程,快速轉化及導入軍事應用,積極打造更具競爭力的國防力量。另賡續推動國防自主,提高武器自製能力,同時透過多元化的武器籌獲管道,在多變的國際局勢中保持靈活彈性與供應穩定。
全民防衛動員支援持續作戰方面,國防部提到,將持續與各部會及地方政府執行全民防衛資源整合與演練,推展民防教育與應變訓練,以利平戰快速轉換,增進常後一體後備戰力。建置戰傷救護訓練機制、增加戰備藥品與血品庫儲,儲備戰傷救護量能,應處戰災防救任務。另運用跨部會協力共同防護基礎設施安全,藉城鎮韌性演習、更新動員人才庫等持續性工作,強化資源調度與應變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