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居家照護必買清單!營養師推「9種耐放食物」提升免疫力,最久可放超過3年

2022-05-18 18:11
34,473人氣
居家照護必買清單!營養師推9種食物最耐放。(圖/風傳媒攝)
居家照護必買清單!營養師推9種食物最耐放。(圖/風傳媒攝)

本土疫情升溫,為了降低醫院負荷,目前超過37萬名確診者是無症狀或輕症,在居家照護的期間,除了防疫仍然不馬虎,避免造成家庭群聚之外,三餐的營養補給也非常重要,能夠增加免疫力的食物不可少。但是,面對琳瑯滿目的食材,到底應該如何挑選採買,才能吃出健康美味,並且營養均衡,同時也能讓囤放的食材時間比較長,就讓營養師以一張圖讓大家秒懂。

輕症居家照護,是指輕症或無症狀確診者在家中療養,適用對象為未滿69歲、無血液透析(洗腎)、懷孕者,但65至69歲獨居者不適用。待在家中每天三餐都是一大問題,應該如何準備營養豐富、又耐久放、值得囤的食物,既能吃出免疫力,程涵宇營養師特別推薦以下食材,包括罐頭在內,讓大家可以親友外送支援有備無患。

買菜這樣買!囤健康不要囤肥胖

疫情下,錢花在刀口上,尤其是投資健康最佳,首先是要「精準買菜」,購買高營養價值並且耐久放的食材。採買時先看看以下清單,輕鬆吃出健康,又能增強免疫力!

1.耐放新鮮蔬菜水果

採買耐放的新鮮蔬菜、水果,可以放冰箱保存,期限平均2週。蔬果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植化素,能夠幫助增強免疫力跟維持好心情。

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類:至於水果類因富含維生素C,能幫助抗氧化,建議採買柑橘類水果,包括柳橙、橘子、葡萄柚、檸檬等,都富含膳食纖維,此外,能幫助排便順暢包括香蕉、奇異果、蘋果、木瓜等,其中香蕉、木瓜可先買未完全成熟的,這樣的好處是可以區隔一下在家中囤放的多種水果中,可以分類出吃水果的先後時間。香蕉全熟後若沒辦法馬上吃完,則建議切小塊放冷凍庫保存。

富含植化素及膳食纖維的蔬菜類:

建議可囤放洋蔥、高麗菜、胡蘿蔔、花椰菜、甜菜等。

辛香料有助抗發炎:辛香料也要記得準備,有助抗病毒、抗發炎,包括大蒜含有豐富薑烯酚,還有薑能增強免疫力。

居家隔離最適合買的9種食物。(圖/華人健康網提供)
居家隔離最適合買的9種食物。(圖/取自程涵宇營養師臉書)

2.冷凍蔬菜水果

代表食物:冷凍花椰菜,可保存1年1個月。

準備一些冷凍的蔬菜水果,其實也非常棒,營養價值豐富,營養也不流失,仍然能保有高量的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此外,價格比新鮮蔬果更可愛又耐放。不論是煮來吃,或是打成蔬果汁綠拿鐵,或跟優格一起吃都非常棒,而且製備快速省時。

像是莓果類、現正當季的鳳梨、抱子甘藍、秋葵(可自行放進冷凍庫)、花椰菜,以及有些人喜歡,也有些人不那麼喜愛的「三色豆」等,都十分營養豐富。

這類蔬果就算是買新鮮的,也可以自行洗淨分裝,然後放進冷凍庫保存。推薦冷凍花椰菜,無添加、急速冷凍、免切、免洗、免解凍,是冷凍庫必備的蔬菜。

3.豆類及豆罐頭

代表食物:乾燥豆類,可保存期限1年。

豆類是植物性又低脂肪的蛋白質來源,同時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B群及礦物質,像是毛豆、黃豆、生鮮鷹嘴豆、鷹嘴豆罐頭,使用範圍非常廣,做成菜飯、豆漿、毛豆炒蛋,可當零食、燉湯都不錯。

4.穀類根莖類

代表食物:免浸泡五穀飯,可保存期限1年。

穀類根莖類屬於澱粉類,這種食材大家一定都會記得買,好保存、容易煮,包括米、麵、馬鈴薯、地瓜都會是常見的選擇。建議大家不妨也可以買點糙米、黑米、藜麥、免浸泡的五穀飯,營養均衡且富含葉黃素、玉米黃素、膳食纖維,像是能幫助保護眼睛的玉米粒罐頭,營養一樣不流失,又美味鮮甜,是入菜好選擇!此外,全麥吐司類也可買來放進冷凍庫,當做早餐存糧也很棒。

繼續觀看內容
現正熱映中
更多文章
「陳時中他們急了!」趙少康質疑0+7案情不單純:拖到11月民進黨怎麼選?
新冠肺炎》台灣走向「與病毒共存」?醫曝Google最新人流數據:民眾自發升2.38級
長榮獲利創新高,靠的是這種貨櫃船:張榮發原先堅持不造,最後被他說服而採用
遠距、混成教學成趨勢 教科書數位轉型如何接軌教育現場?
「我們是最後一代,謝謝!」上海封城影片映照出中國的絕望世代—面對如此政府,誰敢生?
好天氣快沒了!下波梅雨滯留鋒襲台時間曝,強風、強降雨連轟4天
基金配息超標得繳稅!基富通提醒:除了大戶,還有兩種人要算清楚
Netflix情慾影集推薦》看完《今時之慾》、《禁錮之慾》不過癮?6部比A片更撩的大尺度片單,集集都讓人慾火焚身
疫情亂象衝擊綠營年底選情?郭正亮揭關鍵:連這「風向球」都開罵了
中國從嚴限制公民出入境 官方稱「防疫所需」,網友痛批「鎖國」
幕後》九合一選前地方檢察長「蔡家軍」成軍 查賄打弊辦案都在行嗎?
「新加坡3劑免居隔需5天快篩陰」 前台大醫曝台灣「0+7」新制2隱憂
疫情救得了蔣萬安嗎?藍營揭蔡政府提前拆彈盤算 陳時中恐成最大輸家
想買美元怕套牢?回顧50年美元指數走勢 一次看懂匯市波動關鍵
疫情受惠股:大樹藥局可以買嗎?財報怎麼看?投資達人幫你整理7大重點
分析》終端砍單,驅動IC族群降價消庫存成重災區,第二季真的是谷底?
RT值變了將黃金交叉!沈政男示警:中南部很快會「超過北北基桃」
對比李登輝九二一暖心決斷 黃暐瀚:總統要有溫度,蔡英文卻按表操課
綠營宜蘭縣黨部主委之爭激3派系內鬥 江聰淵力拚逆襲林姿妙恐出變數
打造類似烏克蘭的國土防衛部隊,會是保台抗中的關鍵戰力嗎?《外交家》:無論從法律或政治上來說,均窒礙難行
幣圈史詩級崩跌不是偶然!華爾街巨鱷狂賺百億元,重演亞洲金融風暴狙擊手法
昆蟲系男孩變身蜂農,尋蜜源、躲農藥,林岳陞遊牧八年,經濟自主自由
風評:網軍冷嘲快篩梗,滿城盡是丐幫人?
揭仲觀點:M109A6生變,國軍砲兵現代化重挫
陳國祥觀點:台灣要看清美國手上的鞭子有多長
0050、006208,定期定額投資ETF買哪個好?盧燕俐用一張表比較,除了股價還有兩點大不同
李貴敏觀點:通膨來襲,痛苦指數能不狂飆嗎?
林宏民專欄:人民幣急貶會不會釀成下一個全球金融風暴?
王瀚興觀點:奉命不上訴VS.奉命要彈劾─為陳隆翔檢察官請命
呂紹煒專欄:川普作不到,習近平作到了?!
觀點投書:危機四伏的中南海當局
觀點投書:美國衰敗論
吳展良觀點:中國政治與倫理原理的未來
觀點投書:台灣疫情爆發滿一週年 我接到焦急母親的陳情
觀點投書:車檢展延,以防染疫
觀點投書:貼封住戶大門是胡鬧?還是應變?
每一個牛群歸來的金色黃昏,都是林海孤島最熱鬧的時分:《羊道:深山夏牧場》選摘
快篩陽性卻沒有症狀,先別急著衝急診!醫師破解3大防疫迷思,出現5症狀再評估是否進行PCR
電影《空氣殺人》真實事件:殺菌變殺人!韓慘案奪兩百條人命:為防疫加濕器添殺菌劑,千萬要小心
瑞典、芬蘭加入北約》俄羅斯傳已在芬蘭邊境部署飛彈,芬蘭關閉芬俄高鐵
王必勝質疑叫不動地區醫院 侯友宜反嗆:不應高高在上使用輕蔑語氣
總統竟然謊報學歷?!牛津大學確認不曾授予小馬可仕學位,反對者呼籲他別再偽裝
「這政策一改,一堆人衝來打疫苗!」醫師:看來副作用真的還好
防疫黑數潛藏社區?何美鄉分享3個台北人故事:這些是好的黑數
法國逾30年來首位女總理!勞工部長博爾內出任閣揆:願所有小女孩都追隨夢想
新冠肺炎》快篩實名制第2波要來了!陳時中曝最快開賣時間
擔心烏克蘭勝利反而讓歐洲更動蕩不安 法國、德國、義大利推動烏俄和談,讓莫斯科「保留顏面」
WHA將登場》13友邦提案籲邀請台灣參加 索馬利蘭發表公開信:台灣是不可或缺的夥伴
「小島但有寬大胸襟,青年與美食是軟實力」 AIT處長孫曉雅與唐鳳暢聊台灣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