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復興」嘎然而止?中興 「罪與罰」恐導致全球「經濟冷戰」

2018-04-24 10:00

? 人氣

2017年1月,中興通訊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的消費電子展CES上的表演活動。(BBC中文網)

2017年1月,中興通訊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的消費電子展CES上的表演活動。(BBC中文網)

中國的另一家通訊製造業巨頭華為和正處於風口浪尖的中興有很多相似點—都起家於改革開放的標誌城市深圳,都創建於1980年代,都從事通訊行業,都成為中國公司進軍國際市場的標桿。以至於當中興遭美國懲罰時,西方媒體描述中興「可以看做小一點的華為」。

兩家公司的名字也都頗有深意。

任正非曾在接受法國媒體採訪時稱,建公司時起不出名字,看著牆上「中華有為」標語,認為很響亮,就起名華為。因為外國人總發音成「夏威夷」,所以一度想改名。「最近我們確定華為這個名字不改了。我們要教一下外國人怎麼發音這個名字。」這一細節被中國媒體解讀為中國企業走向國際的自信體現。

中興比華為早成立兩年,出現在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七個年頭。雖然不像「華為」起名這麼有據可考,但外界認為「中興」的意涵是「中華復興」。

「中華有為」與「中華復興」,兩家企業都承載著中國的崛起願景和民族自信。

今年4月,美國對中興再下狠手,七年內禁止美國公司向其銷售零部件,此舉使公司陷入「休克」,「中興危機」一詞出現在公司文件中。與此同時,美國宣佈禁止用聯邦資金補貼華為手機銷售,今年初,美國兩大運營商AT&T和Verizon都因政府壓力終止華為手機的銷售。《福布斯》甚至預測,華為將快速縮減美國業務,預計今年年底永久性關閉美國業務。

在美國的打壓下,中興和華為已被看作一對飽受欺負的兄弟。更多的中國公司和他們一起反思自主晶片研發,思考如何不讓「命門」旁落。

分析人士則從中興事件看到中美兩國日漸健身的相互猜忌,並認為這可能導致後果嚴重的「經濟冷戰」。

瞬間被拿掉的「大玩家」

中興案並不複雜——它的直接起源是,美國禁止將含有本國零部件的產品賣給伊朗、北韓等受到聯合國制裁的國家,中興卻這麼做了。中興起初不承認,但美國幾年後掌握了證據,開出罰單,中興只好認罰。但由於沒有履行處罰條款中的一項,美國追加處罰,罕見嚴厲地將中興列入黑名單。

事情發端於2012年,美國商務部對中興開啟調查,中興對貿易管制合規重視不夠,也沒有配合美方調查。

根據路透社披露,此後一位曾被中興聘用的美國猶太裔律師向美國FBI「告密」,使美國掌握「鐵證」,2016年,美方證實中興通過一系列手段繞開美國出口管制。

最終,2017年3月,中興承認美方提出的串謀非法出口、阻撓司法以及虛假陳述等三項指控,同意繳納8.92億美元罰金,其餘3億美元暫緩7年繳付,從而換取美國解除對中興的技術禁令。

此外,作為處罰的一部分,中興承諾解僱 4 名高管,並通過減少獎金等方式處罰 35 名員工。

事情看似告一段落。美國商務部甚至把中興通訊做成案例發佈,以「殺雞儆猴」。

但問題就出在「處罰35名員工」這條上。中興只解僱了4名高管,未減少 35 名員工的獎金,並再次對美國政府調查人員提供虛假陳述。在美國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看來,「這種令人震驚的行為不容忽視。」

因此,處罰迅速加碼——7 年內,中興將不能採用任何來自美國的零件和技術來生產產品。

這條處罰其實更加致命——中興通訊約有20%至30%元器件,包括基帶晶片、射頻晶片、存儲等從美國採購,這些核心元器件幾乎找不到替代品。《富比世》甚至認為,中興可能在未來幾周內申請破產。

一瞬間,這家營收超千億、電信設備製造領域中國第二的大企業面臨著生與死的問題;對於中國而言,一瞬間,在全球搶佔5G市場的牌局中,被拿掉一個領先玩家。

既是個案,也屬於貿易戰

曾在中興工作八年的一位高管撰文稱,中興危機既受累於中美貿易戰,也屬於個案。

中興案開始的2012年,總統還是歐巴馬,中美貿易平穩;2016年開始調查時,川普和希拉蕊選戰正酣;2017年3月川普上任兩個月,中興已接受接近9億美元的罰款,與美國商務部達成和解。

因此有觀點認為中興危機的根本在於公司本身失範。

但上述高管稱,假設中興未處罰35名員工屬實,那麼應當繼續執行和解協議中暫緩的3億美元罰款。對中興實施全面禁售,顯然屬於「量刑過度」。中國輿論中不少人認為,美國這次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小錯重罰」目的是在兩國貿易爭端中加碼。

效果確實明顯。中興危機前,中美貿易摩擦,雖不斷升級,但都是「見招拆招、互放狠話、旗鼓相當」。但中興危機,在中國輿論引起軒然大波。因為中國發現,在這場爭端中,第一次很難提出如官方所言「同等規模、同等金額、同等強度」的報復。

中興危機,像是一盆涼水澆頭,讓普通民眾意識到中國在晶片等核心技術上與美國的差距。一時間,「無『芯』(編按:中國稱「晶片」為「芯片」)戀戰」、「中國『芯』痛」等雙關語進入媒體頭條。

晶片被視為現代工業的「糧食」,小到手機、電器,大到國防軍工無不用到晶片。去年,中國進口超2500億美元晶片,是單一工業種類裏額度最大的產品。

美國則是全球晶片主導者,根據IC Insights數據,去年美國企業佔全球份額53%,中國大陸只佔11%,台灣比中國大陸佔比還要高5%。

集成電路(積體電路)是「中國製造2025」的重頭戲。在通信的2G和3G時代,中國是跟隨者,4G時代可以齊頭並進,5G時代卻有領先的勢頭——全球四家主要5G廠商中,中國的華為和中興佔據半壁江山。

因此美國制裁中興,可以有效遏制中國這一領域的發展,而恰好中興被抓住了「把柄」。

趕超思維或導致「經濟冷戰」

在中國媒體上經常能看到一種句式——「在XX領域,我國卻長期受制於國外,嚴重依賴進口。」

這反映出中國在大國崛起中的趕超思維。中國建國後,因為與西方國家的意識形態差異,導致對中國技術封鎖,使中國在科技和經濟發展上產生「自主」和「趕超」的思維。

改革開放後,中國著力發展經濟,通過仿造等方式發展製造業。不過,在核心技術上一直難以突破,著名天使投資人梁寧曾參與中國早期晶片和操作系統自主研發,她回憶,中國投入很多資源,但發展太晚,美國的英特爾、微軟、IBM等大公司已建立起龐大的生態體系和知識產權保護,後來者極難突破。

「趕超」和「自主」在習近平上台後被進一步強調。2013年,習近平曾表示,沒有核心技術的優勢就沒有政治上的優勢。他號召「在關鍵領域、卡脖子的地方要下大功夫」。

應運而生的《中國製造2025》規劃,提出了讓中國從「製造大國」變身為「製造強國」的目標。

這項計劃也成為這次貿易衝突中美國實施精準打擊的目標。今年3月,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在國會作證時,列出對中國徵收關稅可能覆蓋的十大高科技產業,稱它們是中國在《中國製造2025》中計劃主要發展的產業。

本輪貿易摩擦背後,美國的意圖越來越清晰——不是貿易赤字,而是遏制中國高技術發展。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系教授朴之水(Albert Park)表示,經濟發展根本上還是被創新所驅動,而美國對中國最大的優勢在於創新質量和技術發展能力的引領地位。因此,這也是美國在堅決捍衛。

外界最大的擔憂正是,技術上互相遏制,導致經濟上互相對立,迫使其他國家不得不「選邊站隊」,全球則進入「經濟冷戰」的局面。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