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熱戰,台商與台灣經濟究竟誰得利?經濟學家眾說紛紜

2019-06-04 11:58

? 人氣

2019年中美貿易戰,美國總統川普祭出高額關稅,威脅中國經濟發展(AP)

2019年中美貿易戰,美國總統川普祭出高額關稅,威脅中國經濟發展(AP)

中美貿易戰火持續延燒,台灣許多企業與中國大陸有密切往來,更有一批大陸台商所生產的產品,與中國輸出美國的產品有關。在這場貿易戰中,台灣是得利或受害,經濟學家的看法分歧。倘若貿易戰沒有停火跡象,未來台灣產業將何去何從?

日前美國宣佈對中國輸美2000億產品懲罰性關稅提高至25%,並威脅將對剩餘的3000多億美元中國輸美貨品加徵25%關稅,其中最大宗的是台商佔很大供應鏈比例的筆記本電腦和手機。

分析指出,若美國向中國全面課稅,其結果是台灣透過大陸間接輸美的產品將無一倖免。但長期來看,台灣整體經濟可能因此受惠,其原因是,大陸台商可能將高端產品轉到台灣生產、增加投資金額及工作機會,美國自台灣的進口量也可能出現大幅增長。

回台灣

許多機構預測,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相較去年下滑,而中美貿易戰更讓多國經濟雪上加霜。《華爾街日報》引用聯準會(Federal Reserve)經濟學家報告,稱在中美貿易戰的贏家可能是中國周遭的鄰居,譬如越南、台灣等。

不過,彭博社報導指出,若中國對美出口下降,台灣、南韓和馬來西亞受到的衝擊最大,這三地與中國輸美商品的關聯程度相對較高,特別是電腦等電子產品。

對於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分析,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解讀,「貿易戰使得台商受傷,但台灣經濟受益。」

台灣政府統計,從今年一月開始,已有超過60家台灣廠商計劃從中國大陸回到台灣投資,投資金額超過新台幣3000億元(人民幣657億元),但必須得花兩到三年才會完成,金錢才能到位。主要移回台灣的產業包括網路通訊、伺服器、機械設備及電腦周邊產品等。

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向BBC中文指出,台灣廠商為了減少貿易戰的衝擊,會把銷往美國的高端產品生產線移回台灣,但紡織、石化等傳產或低階產品等,因為成本太高,不太可能移到台灣生產。

貿易戰進程
 

孫明德說:「台灣那麼小,生產要素像土地、電力、技術勞工都不夠,再加上人力成本高等因素,台商不可能在短期內大規模移到台灣。」他解釋,台商無法用有限的生產資源,生產附加值較低的產品。

台灣政府經濟部投資處長張銘斌也表示,紡織、低端自行車、鋼鐵業等台灣廠商,不少選擇前往東南亞設廠,而不是回台投資,主要原因為返台設廠、增產線等成本較高,較適合高端產品。

中美貿易戰陷入膠著,孫明德對BBC中文說,台灣企業深陷入「兩大之間難為小」的經貿位置,該如何在中美兩大國間選邊站,成了難題。因為無論選擇哪一國,中美未來若有共識達成協議,難保不會被被秋後算賬。

孫明德透露,韓國也遇到類似問題,因為近期韓國與中國大陸的關係漸入佳境,但因為貿易戰美國要求韓國企業必須選邊站,否則得被加入黑名單,如今台灣廠商也面臨同樣情況。

台灣政府的應對

台灣政府今年一月實施「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鼓勵台商回到台灣投資,其策略包括滿足用地需求、充裕產業人力、協助快速融資及穩定供應水電等。

同時台灣「新南向政策」也在今年邁入第三年, 台灣政府也希望受貿易戰影響的台商,能透過該政策將投資轉進東協(東盟)國家,但有學者認為,這些策略和政策在貿易戰中,並未有積極作用。

孫明德指出,台商從去年就因為貿易戰而開始擴大在台灣的投資,並非因為政策吸引而回台灣。他向BBC中文強調:「政府政策扮演不了太多角色。」

他解釋,台灣實施的相關政策,就像是維他命或補充劑,扮演「協助角色」。像是幫忙台商在東南亞找到合適的生產基地等。他指出,現在並非政策主導台商移動,而是移動本身早已經發生。

台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林向愷則表示相同看法,他指出,台灣政府沒有宏觀規劃來面對中美貿易戰。

林向愷指出,台灣GDP成長率預測並未因為資金回流而調升,反而些許調降,而目前看來這種資金回流並未幫助到台灣整體經濟。5月24日,台灣政府今年內第三度下修2019經濟成長率預期至2.19%。

林向愷對BBC中文說:「台商資金回流,只是政治上的宣傳。」並解釋,其實台商原本就有部分生產基地留在台灣,因為貿易戰後他們只是將部分高端產品移回台灣生產,並非生產線「回流」,因此實際上的投資並未增加。

林向愷指出,在大陸的台商要將工廠移到東南亞,因為文化差異及語言障礙,不如當年「台商西進」容易。他也質疑台灣的「新南向政策」,並舉韓國與日本的例子,強調韓、日兩國政府的南向政策,是國家政府擔任領頭羊,有策略性的帶領企業到東南亞投資,而不像台灣政府總是扮演協助角色,而不是主導角色,「宣傳意義比較大」。

中美貿易戰時間表
 

英國牛津大學國際關係博士汪浩表達截然不同的看法,他向BBC中文表示,中美貿易戰,長遠來看對台灣廠商影響可說微乎其微。

他解釋,台商大部分是供應電子零組件及負責組裝的廠商。而中美貿易戰是迫使產業鏈搬到東南亞或台灣,這只是生產線的轉移,對於產品主要銷售市場沒有影響,他強調,「產品最終仍會賣出去。在哪裏生產沒關係。」

他強調,中美貿易戰不會影響西方國家或中國本地對手機、電腦科技產品的需求,因此對台商影響不大。他補充,企業會考量關稅金額及人力成本,決定生產線轉移的地點,但整體對台灣經濟沒有太大影響。

汪浩對台灣政府很有信心,他指出,針對關鍵的電子零組件,台灣有相關的技術人員,台灣成本可能比中國大陸高,但在大陸必須被扣25%的關稅,在成本考量下,會有很多高端產品的生產線移到台灣,他認為台灣會從中受惠。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