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連6週升溫、19歲以下的兒少族群遭病毒「優先鎖定」,在就診人數翻倍、超過120%的同時,併發中、重症的個案更是不在少數;台中一名國中女生在咳嗽、發燒確診新冠後治療2天後,竟突發全身血栓命危轉進加護病房。
新冠疫情升溫 兒少族群慘成重災區
新冠病毒強勢反撲,自5月底以來個案數已經連續6週上升,而從疾管署資料可以發現,10至19歲就診人數飆升超過120%、5至9歲確診也是翻倍成長;第21週(5月18日至24日)新冠門急診就診計4萬1402人次,較前1週上升113%,預估6月將迎來高峰。
國中妹確診1天惡化 高燒冒紫斑「全身血栓」
台中一名就讀國中的女學生在連續咳嗽4、5天後就醫,主訴有嘔吐、心跳加速的症狀,確診為新冠1天後病情急轉直下,燒到40度的同時雙腳疑出現紫斑症,突發全身血栓出現「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緊急轉診至加護病房才稍微控制住。
新冠症狀多變難辨識 醫示警4跡象防重症
針對來勢洶洶的感染潮,兒童感染科醫師顏俊宇透過臉書專頁發文,坦言這波新冠有些症狀不僅容易被誤認為感冒、流感,甚至跟腸胃炎都有點類似,無論是7、8個月大的嬰兒還是國小學童,都在發燒、喉嚨痛後確診新冠。
疫情回升瞄準兒少族群,顏俊宇醫師強調「不需過度緊張」,只要留意4個可能的重症警訊並及時治療,大多數孩子在3~5天內口服症狀治療就能順利康復。 (相關報導: 藍營政二代赴陸買春、性招待?極樂行程流出 爽組「砲兵團」大玩姐妹丼 | 更多文章 )
顏俊宇醫師列舉4點注意事項如下:
- 退燒仍精神不佳、喘、胸口不適
- 持續性嘔吐、頭痛、肚子痛
- 超過12小時沒進食、解尿
- 抽搐、意識不清、持續昏睡、呼吸困難、嘴唇(臉色)發白/發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