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胖、肉多,就不用擔心肌少症找上門?專家曝三大危機:一旦輕忽恐付出嚴重代價

2021-02-06 08:30

? 人氣

日本專家指出,只要年紀變大,誰都會得肌少型肥胖(圖/pakutaso)

日本專家指出,只要年紀變大,誰都會得肌少型肥胖(圖/pakutaso)

我比較胖,肉多應該比較不會肌少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錯。肌少型肥胖(sarcopenic obesity)讓肌少和肥胖同時存在,嚴重性彼此加成。

常聽人抱怨,中年以後幾乎每年都胖一公斤。在此哀樂中年,肌肉也正在流失,三十歲之後我們每年都在和肌肉道別,肌肉質量以每十年男性四.七%、女性三.六%的速度減少,且在六十歲後加速。

身體組成改變了,脂肪囤積在內臟,也堆積在肌肉組織間,肌肉被脂肪浸潤取代,就像上等的霜降牛肉油花一樣滲進肌肉纖維裡。

肌少型肥胖(sarcopenic obesity)指隨著年齡增長,肌肉質量變少、體脂肪變高,全球尚未有統一的定義。肌少型肥胖漸受醫界重視,因為肌少與肥胖是老後需要找看護的兩大危險因子,但更危險的是肌少再加上肥胖。

老讓我們變胖、變弱,而且同步發生。日本筑波大學體育系教授久野譜也接受《日經Health Up》採訪時指出,「只要年紀變大,誰都會得肌少型肥胖,」他研究四十歲到八十歲約六千人,無論男女,六十歲開始出現肌少型肥胖徵兆,七十歲以上約三成的人有肌少型肥胖。

但肌少型肥胖不只發生在老人身上,四十幾歲也有不少人是潛在的肌少型肥胖族群。這些潛在族群多半沒有運動習慣、食量少,和年輕時相比體重沒有增加多少,就算計算身體質量指數(BMI)也在正常範圍內,但往往是體脂肪高、肌肉量少的「虛瘦」。麻煩的是,從外型上來看不胖,因此很難警覺,這也是肌少型肥胖常被忽視的原因之一。此外,許多女性為了瘦下來,只靠飲食控制但不運動,瘦了肌肉、多了脂肪的結果,更增加罹患肌少症的風險。

和只是肌少症或只是肥胖的人相比,肥胖型肌少症因為體重負荷增加,老後的生活自理能力相對較差,也更容易跌倒、骨折,是失能的高危險群

危機一:失能高危險群

美國路易斯威爾大學流行病學與人類健康系教授保嘉拿(Richard N Baumgartner)等人以新墨西哥老年健康調查(New Mexico Elder Health Survey)的資料,進行為期八年的世代研究發現,肌少型肥胖相較於肥胖、肌少或一般人,失能的風險是兩倍到三倍

肌少症因為肌肉質量、肌力下降,影響身體功能。肌少症的人容易跌倒,但是肌少型肥胖的人更加嚴重。如同小車載重物,因為重心不穩,體重帶給下肢關節壓力更大,導致步行速度更慢、難爬樓梯以及步行時踝關節活動度小。

另一個發表在《美國老年醫學會期刊》(Journal of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的研究, 則以美國國立健康營養調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NHANES)的資料為基礎,同樣發現相較於其他年齡層,更年期後的肌少型肥胖的女性跌倒風險最高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