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獨裁地位的樹立最特別之處,在於他不是用槍桿子武裝革命登上權力的最高峰,而是依靠民選制度,由選民一票一票把納粹黨推上執政地位。這無疑勾起一項政治哲學的深思,民選不必然等於民主。選民可能會投票支持一項非常殘酷的政策,或者實行殘酷政策的政黨。這個以選票取得最大權力的政黨,可能藉此解釋它的殘酷政策是「民意」,或者「人民的意願」。更可以宣稱這就是「人民直接的民主」。這是一個血淋淋的教訓,民主所需要的權力制衡,以及人權文明的普遍性,不能以任何名義剝奪的。用選票剝奪人權,不僅不是民主,反而是最極端的獨裁,因為它是以人民的意願作為理由,從而得以為所欲為,犯下人類史上最殘忍恐怖的罪行。這就是以民選方式取得獨裁的地位,是一種值得警惕的政治方程式,在每一個歷史階段、每一個國家都有可能以不同的規模重現。
1.希特勒透過民選制度實現獨裁地位

納粹黨的內部集會,希特勒將原本一個民選體制的政黨轉化成軍事化的組織,包括建立衝鋒隊維持黨內紀律,恐嚇反對者。並嚴格遵守黨內的紀律,所有納粹黨集會時都穿著制服,動作一致。這種形象展現出強大的集體力量,既威攝了其他不同的政黨,也使陷入屈辱和貧窮的德國人把納粹黨看成改變德國悲慘命運的希望,從而選擇忽視納粹黨傷害人權和自由的事實,這是納粹得以依靠民選制度逐步取得獨裁地位。
2.消滅民主制度的民選法西斯政黨

希特勒在興登堡總統面前宣示擔任德國總理,國會殿堂中的納粹黨國會議員全部穿著納粹制服,一開始會引起其他政黨議員的笑聲。不過他們很快就體會到這種制服黨絕非一般的民主政黨,而是民選法西斯政黨,最終的目的是消滅一切民主的機制。
3.希特勒接班人戈培爾

希特勒政府的宣傳部長戈培爾,他是納粹集團的核心份子之一,專門掌握納粹的宣傳機器,深得希特勒的信賴。在納粹帝國的晚期,戈培爾曾被視為希特勒的接班人,在納粹帝國瓦解之後,戈培爾帶著全家人自殺身亡。
4.恐怖的納粹劊子手希姆萊

納粹親衛隊頭目希姆萊是納粹集團中最令人膽寒的人物,他深受希特勒的信賴,相當於希特勒禁衛軍的頭目,專門監視黨內高層的思想和言論,並且控制德國國防軍。親衛隊採行了非常殘酷的屠殺政策,對許多戰爭暴行要負責最大責任,希姆萊被認為是納粹集團情報系統中最恐怖的劊子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