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醫院社工薪水高?揭露中部「血汗醫院社工」

2018-01-14 06:10
作者指出,當前社工現況是薪水已是醫院最底,還要被層層剝削、取消各種加給,勞動條件已比數年前更加退步,並在新政府上台後勞動政策態度趨向雇主自律,這樣的工作環境若持續下去,相信未來更多莘莘學子畢業後勢必不願投入社工助人場域。(作者提供)
作者指出,當前社工現況是薪水已是醫院最底,還要被層層剝削、取消各種加給,勞動條件已比數年前更加退步,並在新政府上台後勞動政策態度趨向雇主自律,這樣的工作環境若持續下去,相信未來更多莘莘學子畢業後勢必不願投入社工助人場域。(作者提供)

在醫院中總有一群白衣助人工作者穿梭在病房之間,為醫院內的貧困或弱勢病患提供社會暨心理服務,解決病患及家屬的社會、經濟、家庭、職業、心理等問題,而這群助人工作者便叫做「社工」。有些人會問,社會問題與醫療無關,為什麼醫院需要社工呢?這是因為醫院是提供人們「健康」的場所,而根據聯合國對於健康的定義是:「不僅指沒有疾病,更包含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三方面良好之狀況」。因此醫院社工的功能便是提高病患的心理健康及社會適應,是極具專業、技術性與重要性的助人行業。

瞭解了醫院社工後,那麼,醫院社工的薪水到底有多少呢?許多人以為在醫院工作的專業人員地位高、薪水佳,但事實上,醫院社工的待遇可能遠比你想像的更低,且背負著極高的案量,為揭露此一現象,作者將以中部地區三所醫院為例,揭發醫院薪資的神秘面紗。

剛從大學社工系畢業的依婷,第一份工作找到中部地區某區域醫院L,此L醫院屬教學醫院且擁有數個院區,是地方知名醫院,然而,依婷擔任醫務社工本俸竟然只有13000元,其餘薪水則靠各種津貼與獎金加上去,其中單位津貼3000元、專業加給1300元、考核獎金1200元、交通費500元,而績效獎金最高有5000元加給,雖然看似加給多,但全部加總起來也只有24000元整,這就是依婷一個月的薪資,扣除勞健保則實際領取23158元,已與政府規範最勞工最低薪資相去不遠,而這竟是教學醫院的薪資,令人匪夷所思。

不少人認為只有區域醫院才有低薪問題,但答案並非如此,另一名私立大學畢業的莉莉,家庭為中低收入戶,畢業後應徵到夢寐以求的醫學中心C擔任醫務社工,進入到醫院後,莉莉的本俸同樣僅13800,加上伙食津貼2400、績效僅金7500及職務津貼8000,扣除勞健保、福利金後,薪水竟然也只有30236元,當莉莉薪水繳交完房租、電話費、交通費、餐費、學貸及家中支出後,一個月剩餘薪資僅剩2000,而這是在沒有任何休閒娛樂或就醫支出下的剩餘薪資,莉莉雖然是社工,卻也無法翻轉自身貧窮問題。

作者再以第三所醫院為例,此院同樣為中部規模相當大之知名醫學中心,然而,醫院給予社工的本俸僅15092,加上各種津貼後起薪才達到26464元,再扣除勞健保與福利金後則實領25392 (見附圖),即便有4000元的「高額」社工師執照加給,起薪仍僅實領29K,在醫院,同樣是醫療團隊的病房護理師、職能治療師、臨床心理師等專業人員,起薪皆約40000,社工師同樣作為專業團隊一份子,工作負荷量與其他專業人員同樣吃重,薪水卻足足遭剝削1萬,如此薪資更甚低於部分醫院關懷訪視員與看護,可見社工低薪問題並非僅存在地區醫院。

中部某教學醫院L醫務社工薪資(作者提供)
中部某教學醫院L醫務社工薪資(作者提供)

從薪資圖我們可以看到醫院給社工的薪資是靠許多津貼、獎金加給而來,為什麼要設定這麼多獎金與績效呢?原因就在於醫院可以更方便且彈性的幫醫療工作者減加給、砍獎金、刪績效,同時讓工作者誤以為這些是醫院給的「福利」,但實際上各種績效與津貼都是一層層的剝削,今天若假如沒有最低薪資規範,相信醫院要給社工人員、護理人員13K也不是難事。當前社工可以說是近貧的人幫助赤貧的人,每天過著又窮又忙的日子,儼然成為「專業窮忙族」,此外,由於目前沒有強制規範社工接案量,負擔案量由各機構/醫院自訂,衍生接案無上限的「吃到飽」現象,一個月接40、50以上的病人早已見怪不怪。

事實上,我國醫院社工發展歷史相當悠久,1949年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便首先成立醫院社服部,相較1979年第一所大學成立社工系更早30年,然而,在新管理主義趨勢下,許多醫院開始刪減社工專業加給。以碩士學歷加給而言,上述的兩家醫學中心近年都已取消約3000元碩士加給,當然,念碩士不一定是為了加給,但是,當前社工現況是薪水已是醫院最底,還要被層層剝削、取消各種加給,勞動條件已比數年前更加退步,並在新政府上台後勞動政策態度趨向雇主自律,取消假日、延長工時,搭配社工獨特勞動環境與低薪挑戰,如此千瘡百孔的工作環境若持續下去,相信未來更多莘莘學子畢業後勢必不願投入社工助人場域。 (相關報導: 「她被丈夫誤會外遇趕出門,睡街頭久到想不起來」遊民也曾擁有幸福人生 更多文章

*作者為醫院社工師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高靖觀點:美情報顯示戰後日人滯台祕密活動造成台灣情勢混亂
鄧鴻源觀點:何謂卓越大學?
劉性仁觀點:民進黨政治鬥爭性展露無遺
25歲以後,每年肌肉都在流失!專家警告:「肉太少」除影響體態,還會對身體造成這些危害
劉邦繡觀點:改革不治國夢想執政,該醒了
一下消化不良、一下拉肚子,腸胃毛病多該怎麼辦?中醫師一張表告訴你!
王鼎鈞專文:「煙士披里純」成癮
觀點投書:新南向亂象誰的錯?
觀點投書:大學兼任老師寄語新任台大校長
國家與人民不是敵對關係:用愛改革?反思當代國家、制度倡議與產權社會(1)
未來─三種再平衡:《機器、平台、群眾》選摘(1)
多維觀點》中國共產黨和西方政黨 究竟有何不同
小英輔選列車首站到南投 推薦洪國浩帶領點亮中台灣
《勞基法》修法違反聯合國《經社文公約》 勞動部急澄清沒有
李應元提中南部空污嚴重是因為汽機車多 環團打臉:全國機車最多是新北
「有用戶每月使用量高達1T」搶3G升4G市場 低價吃到飽業者打死不退
中國環保追殺令!西進20年台商告白:管你什麼GDP,先殺再說!
交通部U Maji App 購票、訂房享優惠、還能防塞車
高醫董事會選出新校長鐘育志 校友反黑箱要求另選
只花一百天!北富銀孵化紅包App關鍵
再訪日本請益 趙天麟學習福岡經驗要讓高雄轉型
冠軍麵包》在地食材變奪金關鍵,台灣麵包10年進擊之路
梅克爾可望組成新政府 德國學者齊看衰:我們建議最好不要做滿!
北市「健康公宅」申請開跑 34坪租2.7萬元
三度危機淘金 電玩咖變台南豪宅王
美國再度將淘寶網列入「惡名昭彰市場」黑名單 阿里巴巴不滿:我們是政治犧牲品!
為了台灣尊嚴!館長霸氣退出Twitch 月損失「一台國產汽車」
穿內褲搭地鐵 倫敦人這是在幹什麼?
徐國勇批班表錯誤舉例 林佳瑋:政府官員在辦公室專說幹話
城隍廟廟方「下次再來就要升官了喔」 賴清德尷尬
畫筆、刻刀下的傳奇,紀錄片《島嶼傳燈人》傳遞9位台灣藝術家的文化火種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英國女王罕見打趣:戴王冠不能低頭,否則我的脖子會斷掉!
「神壇只是一種稱呼!」 陳金鋒新書《不求勝的英雄》談自身生命故事
人權諮委投書批《勞基法》總統府:政府重視勞工權益
「未來的黃市長...」台南市議長賴美惠表態挺黃偉哲
「台灣是中國第26省」修改台灣定義惹議 日本權威辭典《廣辭苑》照常出版
糞坑國家爭議》中國官媒落井下石:多數美國白人都認為窮國就是爛國
基隆「寒士吃飽30」認桌僅5成 林右昌認購兩桌拋磚引玉
轉型正義不做 「刺蔣」鄭自才:國民黨可能會再回來
海巡署改組降級納入海委會 胡意剛:不影響基層權益
「如果再來一次,一定打準一點」鄭自才談「刺蔣」 諷蔡英文仍「維持現狀」不可能建國
BBC觀察:南韓「核武」VS北韓「禁核」
「執政像蓋房子,有紛擾也得罪人」 蔡英文:怕批評什麼都不敢做,選我幹嘛?
《勞基法》修正產生超級邪惡班表!公視主持人陳信聰:歡迎勞動部長上節目澄清 
北市府新官網1月中旬上線!搜尋介面、資安防護皆升級
柯文哲臉書與市政臉書人氣差35倍!將拍「這種影片」找回粉絲群
柯文哲IG短短半年突破20萬大關!小編柯昱安:重點就是「去政治化」
「為什麼美國要收那些糞坑國家的移民」?川普反移民口不擇言,台灣中美洲友邦成了「糞坑」
國營中國國航、南航列台灣為「國家」中國網民掀「獵巫」潮:要抵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