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草也能變黃金?別人笑他太痴傻,他堅持自然農法種好茶!

2017-11-03 08:40
太極餘韻創辦人陳崇銘(圖/新零售時代提供)
太極餘韻創辦人陳崇銘(圖/新零售時代提供)

「少年咧!你是在種茶還是種草啊?」路過的阿伯扯開嗓門用流利的台語對著茶園裡皮膚黝黑、身材精實的陳崇銘大聲詢問,只見陳崇銘帶著開朗的笑容回應阿伯「和草一起生長,茶比較營養好喝啦!」聽到陳崇銘的回應,阿伯喃喃碎念離開。

預見有限的未來,決心給自己無限可能

這樣的對話在陳崇銘的生活裡不知出現過多少次了!曾是網路量販店 MIS 主管的陳崇銘,深刻感受到這份工作似乎已瀕臨自己的職場天花板,大環境的衝擊也讓他漸感危機,加上父親無力繼續照顧老家的茶園,讓陳崇銘決定回鄉承接父親茶園,創立「太極餘韻-自然農法茶園」,為自己拼一個未來!

比起眼前更重視未來,回鄉甘做憨茶農

陳崇銘決心回鄉承接家中茶園工作的那一刻,便開始找資料、做功課,在與專業前輩的請益過程中,他了解茶樹為多年生植物,能與環境自然平衡共生,才是茶園能永續經營的最好方法,於是決定將茶園轉型為「太極餘韻-自然農法茶園」,堅持自然農法的初衷不使用農藥、不施肥,並對於雜草有限制的處理。

家中長輩們與父親一聽到陳崇銘要將茶園轉為自然農法的耕種型態,認為蟲害問題不用農藥無法解決,更何況還打算不施肥,這樣茶樹怎會長得快又好?陳崇銘的「憨人」種茶方式,讓長輩們相當不看好,三番兩次遊說勸退。

專注生態平衡,雜草變黃金

不顧長輩反對,陳崇銘堅持「與草共生」才是最天然的。人們因為怕雜草搶了作物的養分而以農藥抑制雜草生長,一旦草不見了,蟲就開始吃作物造成蟲害,人們再為了解決蟲害而噴灑農藥,導致土壤酸化。如此生態失衡的無限循環,最後受害者還是把一切吃下肚的人類。

一般田地想做自然農法,約需三年才能達到生態平衡,陳崇銘思考著如何加速達到生態平衡?於是他採用種油菜防蟲的生態平衡方法,第一季就成功做到沒有蟲害。而草的價值在於可以產生多樣化的微量元素,同時也是植物營養的來源,所以茶園中的雜草甚至是刻意種植的油菜,在他眼中是如同黃金一般無比珍貴的寶貝!

陳崇銘採用種油菜防蟲的方法,第一季就沒有蟲害(圖/新零售時代提供)
陳崇銘採用種油菜防蟲的方法,第一季就沒有蟲害(圖/新零售時代提供)

為了確保土壤健康,陳崇銘每年將他的茶園土壤送驗。陳崇銘說:「自然農法茶園最關鍵就是配合茶葉生長節奏來種植油菜或雜草,讓茶園中的蟲有蔬食 buffet 可吃,就不會吃茶葉,茶園裡也會飛來很多要享用蟲蟲大餐的鳥類,就不會有蟲害,然後各種雜草釋放的養分也讓土壤吸收,長期觀察土壤成分與茶葉品質的變化,最終決定連肥料都不使用。」

陳崇銘每年將土壤送驗,觀察土壤成分的變化(圖/新零售時代提供)
陳崇銘每年將土壤送驗,觀察土壤成分的變化(圖/新零售時代提供)

堅持自然好茶讓天公疼「憨人」

「茶樹生長於平衡,味道取決於變化」,陳崇銘只要說起自然農法,對許多知識就琅琅上口:「草有非常多的好處,可以健全生態、保溫保溼、產生微量元素和有機質... 如果將它當肥料,久了土壤的營養成分會很好。」太極餘韻目前利用一種茶樹變化出 4 種茶類:烏龍茶、紅烏龍、紅茶、白茶,每種茶的風味變化都來自自然生態的平衡,許多客人一喝便成主顧,一再回購也讓陳崇銘更確認這條路值得走下去!

太極餘韻4 種茶類:烏龍茶、紅烏龍、紅茶、白茶,許多客人一喝成主顧(圖/新零售時代提供)
太極餘韻4 種茶類:烏龍茶、紅烏龍、紅茶、白茶,許多客人一喝成主顧(圖/新零售時代提供)

果然皇天不負苦心人,陳崇銘堅持自然農法做好茶,並在社群網路努力推廣、試喝銷售,讓他在第一年營收就看到成果,他的健康好茶獲得許多挑茶的茶友肯定與支持,更在第二年的上半年就達到前一年的營業額,他笑說:「終於對一路義無反顧支持我的老婆有交代了!」

陳崇銘的憨人創業之路走來孤獨艱辛,未來他希望能號召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投身自然農法將友善種植面積擴大,同時也能透過生態平衡促使作物營養成分提升,讓人們都能享受「自然真食的美好」。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中風、自閉症、脊髓損傷…將不再是絕症?用「新」的細胞取代舊細胞,成為未來醫療新趨勢
「每一個家庭與公司都會受影響」美國共和黨推出30年來最大規模減稅法案
美國學者談習近平:黨內已是至尊,但他還沒準備好做個世界領袖
「醫生還會留在那裡,直到全部殉職」英國醫生前進敘利亞:聽到直昇機聲音,就代表大量傷患湧進來
明明有認真卸妝,為何膚況惡化、甚至腫癢?醫師提出正確做法,99%人或許都做錯啦!
經濟部手段盡出仍難解套 盤點全台破萬坪的閒置工業區
農地蓋工廠、工業區等著蓋房子 國土規劃問題一籮筐
「我們只是遵守中國法律」德國出版社主動撤除敏感論文,挨批「懦夫」
臉書測試動態新功能》花錢才有更多曝光率 柬埔寨多元聲音恐消失
風評: 無奈但必要的一例一休修法
【英語學習:抓重點】I was happy重點在was不是happy!從3大關鍵聽懂外國人的「弦外之音」
左正東觀點:小英「維持僵局」新招會讓台灣找到桃花源還是邊緣化?
蘇世岳觀點:習近平「新時代思想」,兩岸關係「停、看、聽」
哥哥睡別人,妹妹被扒光衣服遊街頂罪 巴基斯坦女性地位低落 猶如置身地獄
中國回歸強人統治》裴敏欣:政治局已無接班人,習近平為三連任鋪路
戴伯芬觀點:教授加薪是因為與副教授薪水太接近?
周勇夫觀點:這次打馬英九的路數太過粗糙了
楊建銘專欄:一堂關於風險資本基金的數學課
夏珍專欄:賴清德會吳敦義─別再雲山霧罩打高空
批踢踢掛點好崩潰?calm網站創辦人:「數位排毒」是讓心恢復平靜最有效的方式
觀點投書:數字迷思的國防預算
觀點投書:台灣擺脫不掉的宿命
高銘志觀點:三分鐘帶你看懂離岸風力發電產業的遴選困境
觀點投書:如何正確使用太陽能?
觀點迴響:如果RCA公司時效抗辯成功,就是不正義的開始!
【野葛根豐胸的真相】主要靠「這成份」,但日本卻有200多名女性服用後健康出問題
紅色家族財富故事背後的黑幕:《中國:潰而不崩》選摘(1)
《空污法》修法公聽會,詹長權:台灣每年空污代價上千億,年死亡人數近萬人
拿筷子的姿勢不對,竟被視為「從小被父母寵大的幼稚鬼」你不可不知的日本文化
遠航勞資糾紛員工內訌 董事長張綱維頂樓監控
茂德國際買下東森電視21.32%股權 東森進帳逾30億元
慶富也曾向蔡英文陳情,府今年5月曾以密件函送行政院祕書長
立委砲轟「到底誰可以連續上班12天」勞動部:一例一休修法是最大公約數版本
脫北外交官出席美國會聽證會:對付金正恩,宣傳戰便宜又有效!
朱立倫允諾設「新北駐北京辦事處」 陸委會:不宜由地方政府處理
翁山蘇姬終於來了!走進羅興亞危機核心地帶,緬甸實權者首訪若開邦
去年排遺500公斤、4年清出破千公斤垃圾 玉管處籲山友將垃圾帶下山
APEC部長會議下周登場 已排定與印尼洽談產業合作
台灣首位二二八研究者「覺醒」之路:我曾是社會的好公民,但不敢說我是台灣人…
舉牌「大悲無言、企業貪婪」一例一休將放寬 鍾孔炤質詢一言不發
慶富案究責 軍方懲處年底前出爐 國防採購將訂標準流程
好萊塢再傳性騷擾醜聞!奧斯卡影帝達斯汀霍夫曼被控伸出鹹豬手 32年前襲臀17歲少女
中市花都藝術季大戲本周登場 5噸紅土搬進歌劇院舞台
南投縣運聖火引燃 聖火傳遞全縣13鄉鎮市
竹縣「烏金」大產出 烏魚風味餐邀民眾嚐鮮
民進黨8新人發起「新創政治連線」 發表前進議會共同宣言
李明哲案近期將宣判 陸委會再籲陸方:正視家屬探望權益
幕後》台中市空污問題成選舉戰場? 經部、環署大動作下鄉挺林佳龍 國民黨大陣仗「踢館」
國文課刪「台灣通史序」 中研院學者喊讚:表示我們的社會開始會思考、將心比心
加速青埔特區、南港客運園區發展 桃市議員建議辦理容積移轉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