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典蓉專欄:蔡英文不是獨裁者

2020-12-31 06:20
20201230-總統蔡英文30日於民進黨中常會發表談話。(民進黨中央提供)
20201230-總統蔡英文30日於民進黨中常會發表談話。(民進黨中央提供)

亞洲週刊專題報導指台灣已是「民選獨裁」,封面照更是總統蔡英文身穿龍袍的合成照,此一報導果然引來綠營撻伐、網軍攻擊;確實,蔡英文現階段還不算是獨裁者,但民選是否就不會獨裁?這確實是在走到不可挽回前、關心民主的人該正視的問題。

民選獨裁是近10年來的全球新現象  

民選會不會獨裁?這其實不用回溯到1933年的希特勒靠選舉(事實上他與盟友還拿到絕對多數)贏得政權,因為民選獨裁已成為21世紀第二個10年的新現象,隨便一算就有俄羅斯的普丁、土耳其的艾爾多安、匈牙利的奧爾班、印度的莫迪等等,這幾位即使還不到「獨裁」地步,但稱之為「新威權」應該不會太離譜,當然,民粹強人政治的最大獎可說是川普2016年當選總統,之後,美國學術界論文及書市就一再出現「民主如何死亡」、「民主如何終結」等悲觀的論述。

換句話說,民主並不是童話故事般「從此過著快樂的日子」、或是打了疫苗就終身對專制免疫,就像政治學者福山花了十幾年的時光發現,原來民主是會倒退的,然而,大家對民主倒退為何沒有警覺,第一、因為現代的民主崩潰,不會像傳統政變一樣,坦克車一夜之間包圍城市、軍人佔領電視台、國家領導人遭軍方逮捕等,現代的民主死亡是溫水煮青蛙、一步一步消失的,第二個原因最諷刺,正是因為領導人是經由民選產生,這些威權領導人還很受歡迎、愈選票愈高,奧爾班等甚至拿下絕對多數,國會日前修法自廢武功、授權奧爾班可以憑行政命令治國,這已是實質的獨裁,因此如果像蘇貞昌那樣執著於「民選不會獨裁」,可能永遠不知道民主是怎麼死的。

民主死亡不是一夕垮台 而是溫水煮青蛙、一步一步來

《經濟學人》在2018年的一篇報導中曾提出民主死亡的4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民主國家遇到危機、不論是真實還是想像的危機,第二階段、國家領導人操作下,鎖定全民公敵,利於號召同仇敵愾的民粹情緒,第三階段、在民粹高漲後,政府開始打擊民主所維繫的媒體、司法及獨立機關等;依照《經濟學人》的標準,走到第三階段已是所謂的「不自由的民主」,但至少仍維持民主選舉的外表,民主的真正死亡是到第四階段,當政府開始闗押反對黨、直接操縱選舉結果,修憲延長任期,這時就正式進入獨裁階段了。

所以,如果依照《經濟學人》的流程表,台灣在民主倒退的第幾階段?和許多製造「假想敵」的國家不同,中國對台灣的主權野心是真實危機,不是靠想像操作出來的危機,但也正因此一情勢讓綠營輕易就可操作鎖定所謂「親中」的國家敵人,從一開始的九二共識開始,到兩岸往來的主張,都是綠營抺紅的標的,現在更發展到,只要和官方意見不同的,都會被戴上紅帽子,最近的例子如主張對疫情普蒒的,或是反萊豬的,都不意外的被綠營打成中共的同路人。

蔡政府執政以來 維繫民主的制衡體系幾乎全崩盤

綠營網軍在網路上凶狠的攻擊已足以使有異議者噤聲,若還有不怕死的,恐就要面臨政風單位、社維法、食品安全條例中的禁制條款「查水表」,這就牽涉到民主死亡的第三階段,台灣如果要成為自由民主的國度,除了選舉制度外,另一個不可或缺的條件是起碼的制衡體系,但是自蔡政府執政以來,制衡體系幾乎全部崩盤,第一張倒下的骨牌是立法院,除了極少數例外,民進黨立委對行政部門的要求幾乎照單全收,最明顯的例子是引發民意強烈反彈的萊豬進口,即使有民意壓力,民進黨立委也不敢對行政院或總統表達異議,甚至還要對敢投下棄權票的區區3位綠委進行追殺,更嚴重的是,民進黨國會多數成為最佳利器,讓蔡政府可以為所欲為、通過打擊在野黨的法案,第二個倒下的是監察院,監察院的崩壞是從黨爭開始,執司揭發弊端的御史大夫不敢查核政府也就算了,近來更有監委專打前朝、對付異己;第三個骨牌則是獨立機關,獨立機關對媒體進行內容審查、並且祭出撤照重刑,蔡英文被問到中天事件時,無辜的說這是獨立機關的決定,但之前NCC主委因未罰媒體而下台、以及總統府密件曝光洩露府院有意安排親綠學者擔任NCC委員,透露的則是完全不同的戲碼;NCC關媒體以及接下來躍躍欲試要管網路,則是下一步,擔任守門人的媒體紛紛自我審查、唯恐觸怒當局時,媒體的監督制衡角色已經大打折扣。

若依經濟學人的標準,台灣目前已進展到「不自由的民主」階段,即使如此,台灣還是和那些新威權國家有一些差別,首先、不像普丁或奧爾班,蔡英文到目前為止仍不具強人形象;曾有幕僚形容蔡英文是「控制狂」,她主掌民進黨時也有權力集中的傾向(爭議地區傾向不初選的做法就讓許多資深黨員不以為然),但這還算是強勢領導風格,未必是戀棧權力;可怕的是,即使蔡英文不具永久掌權的野心,國家的制衡機制仍在她任總統時逐漸崩解,唯一的解釋只可能是,蔡英文確實將民進黨的政黨利益置於國家利益之上,而未扮演國家制度守護者的角色。 (相關報導: 萊豬叩關 呂秀蓮批蔡英文:連拒絕進口內臟的勇氣和能力都沒有 更多文章

美國畢竟有強大的制衡機制,因此在川普蓄意的破壞之下,民主制度仍能維繫;相反的,蔡英文表面上沒有川普那些大動作,但台灣的制衡體制破壞得如此徹底,某一程度也凸顯出台灣的民主機制真的不夠鞏固,但做為總統的蔡英文不可能無責,蔡英文也許還不算是獨裁者,但她任內制衡機制的崩壞,無形中為未來的獨裁者開了先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
更多文章
2020年回顧》TikTok和華為、諾貝爾獎、ZOOM成疫情贏家、太空探索新紀元......一文掌握年度科技大事
謝青龍觀點:從「專案教師」亂象再談高教困境
汪葛雷觀點:2020是民進黨黨國新威權元年
王瀚興觀點:貼紙何用?既無法安民心更無從保健康
觀點投書:大陸擬「國家統一法」之可能性及對兩岸關係所產生之影響
觀點投書:台灣能選擇一國兩制嗎?
梁東屏專文:董桂森朝他肚子開了兩槍,却不知此人是誰?
觀點投書:原住民族「部落組織」實務執行之困境
觀點投書:德國對中共政治立場轉變原因之分析
都是別人的錯?不要當思想魯蛇!學習工程師思考,找出最佳解決之道 《斜槓思考》選摘3
歷經7年馬拉松談判,《中歐投資協定》達陣!中國作出大幅讓步,人權問題恐引發爭議
沖繩台灣女工記事
餘屋越多、房價越漲?全台新建餘屋飆至7.8萬戶,7年增近4倍!
米果專欄:疫調工作不是狗仔隊
台中豪宅王「寶璽天睿」2億實品屋開箱!大廳吊燈、標配廚具全破千萬
揭穿7大政府不敢說的萊豬問題 民眾黨酸民進黨:換到政治利益了嗎?
哈利梅根Podcast上架》寶寶亞契可愛獻聲「新年快樂」 英媒驚:他有美國腔!
全球第一國!英國疫情高燒不退 牛津大學疫苗1月4日開始施打
改善員基醫院周邊淹水 「龍燈公園」滯洪池動工
逃過「硬脫歐」噩夢!歐盟趕在最後一刻簽署貿易協定 英國脫歐協議元旦起生效
落實總統政策 原民會積極推動相關權益措施
為台灣祈福 高雄跨百光年恭請鹽埕溫府王爺坐鎮海上舞台
減少二氧化碳排量 中鋼董事會通過近120億投資
愛山林建設上市首發案 吸引醫師、律師、會計師等高資產族青睞
民視節目遽然停播 游盈隆:淡然、沒不愉快,只有感謝
拉丁美洲性別平權里程碑!阿根廷墮胎合法化9度闖關 教宗方濟各故鄉終於跟上時代
元旦假期遊后里 五感體驗一次滿足
北高雄土地再發展規劃啟動 首站辦理湖內、路竹地區里長座談會
百年企業不只賣飲料 更深耕在地 關注水資源保育與青少年發展的台灣可口可樂
除實價登錄2.0 立法院今天還三讀通過這個投資人必須留意的修正案
立法院三讀通過實價登錄2.0 賴正鎰:建商的不二價時代來臨!
購物網站80元就能買到台灣豬標章 朱立倫:豈不是天下大亂?
變種病毒肆虐,英國疫情到底有多慘?專家警告:若不儘早全面封鎖,健保恐在幾週內崩潰
高雄跨年夜全台唯一海上舞台 交響樂、煙火、無人機秀一次滿足
新北首推!運動教練月曆show力與美 選手Never give up a dream!
百萬創業夢 在地原鄉心
為推動都新更新 昇樺建設「樺」麗「昇」級隆重喬遷
網友「逆時中」挨訴 羅智強酸:禁罵陳時中舔美,可以辦馬英九賣台
新冠風暴一周年》中國血清研究發現:武漢實際確診人數恐近50萬,比官方數據多十倍!
證交所亡羊補牢還是打落水狗?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守則簽署名單除列寶佳資產管理
水患不再來!水利局打造高雄智慧城 防汛監控一把罩
高雄連4年獲道路政策優等 用心道路管養中央考評認證
國民黨公布蔡政府十大失政 民進黨批「超譯」:連解讀網路輿情都不會
捷運軌道經濟夯 中捷文心崇德、文心櫻花站開發案順利簽約
見智科技整合系統發表暨EPCM合作與BOO場域簽約
打造現代好厝邊 太平區永億段好宅動土 112年底完工
中和區警消社會住宅動土 侯友宜 建議:提高所得替代率
處理3大預算案 立院預計1月11日召開臨時會審查
總統府元旦升旗典禮照常舉行 不開放民眾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