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貌、文化差不多的兩個種族,如何釀成人類史上最醜惡「盧安達大屠殺」?(上)

2017-09-19 08:00

? 人氣

盧安達1994年爆發種族滅絕行動,逾80萬人遭到殺害。(美聯社)

盧安達1994年爆發種族滅絕行動,逾80萬人遭到殺害。(美聯社)

1994年,中非國家盧安達爆發了近代人類史上最瘋狂、最殘酷的災難,盧安達國內的胡圖族(Hutu)對圖西族(Tutsis)發動種族大屠殺, 100天之內奪走近百萬條性命。世人多半僅知一切起因於殖民時代的種族積怨,近日一名美國學者卻揭露,除了聯合國漠視之外,包含美國、烏干達和盧安達政府本身在內的各方勢力,都是挑起戰爭和屠殺的幫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盧安達大屠殺經常被拿來與納粹大屠殺相提並論,但根據美國學者艾普斯坦(Helen Epstein)深入調查,這兩起屠殺本質上十分不同,納粹德國是基於偏見針對猶太人和少數族群系統性屠殺,但盧安達大屠殺參與者(genocidaires)卻是源自權力鬥爭,以及不折不扣的恐懼。

【延伸閱讀】人類史上最醜惡的「盧安達大屠殺」揭秘:美國與烏干達難辭其咎(下)

英國《衛報》12日報導,艾普斯坦在她的新作《精心策畫的悲劇》(Another Fine Mess: America, Uganda, and the War on Terror)詳述這段黑暗歷史,她指出,這場大屠殺除了百年殖民下的種族積怨,也因為盧安達政府與圖西族叛軍的政治操弄,加上鄰國烏干達和美國的軍事支援而催化,最終釀成悲劇。

盧安達大屠殺受害者的衣物。(美聯社)
盧安達大屠殺受害者的衣物。(美聯社)

殖民者種下仇恨遠因

盧安達曾在1890年至1918年被德國殖民,一戰後又成為比利時殖民地,殖民者都採取間接統治,把權力交給「膚色較淺、鼻樑較挺、鼻翼較窄」的圖西族,讓所佔人數僅18%的圖西族統治整個盧安達。胡圖人與圖西人的外貌、文化差異都不大,唯一差別是階級,早在殖民前,圖西族就是傳統地主階級,胡圖族則是牧牛人。

1962年,比利時人離開盧安達,臨走前把政權交給人口佔8成的胡圖族,胡圖族累積72年的怒氣爆發,政府開始對圖西人實行種族歧視,不少圖西人逃離盧安達,在北方鄰國烏干達形成流亡社群。其中一部分難民組成了武裝組織「盧安達愛國陣線」(FPR,現盧安達執政黨),不時在邊界發動攻擊。每一次交戰,胡圖人的怨恨就更為加深,胡圖政府常常指控圖西平民支持叛軍,任意虐待、毆打甚至殺害他們。

從烏干達回來的復仇者

在烏干達的圖西流亡社群也與當地反對派成為盟友,他們在接下來20年烏干達政爭中,一直與總統奧博特(Milton Obote)為敵。1985年,穆塞韋尼(Yoweri Museveni)領導的「國家抵抗軍團」(NRA)推翻奧博特,他的軍隊有1/4為圖西族難民,其中不少人成為高階將領和情報頭子,這些圖西族將領以殘暴出名,烏干達人民莫不希望他們回去自己的國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穎芝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