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麥卡錫主義 文章列表
#
麥卡錫主義
約 37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國內
國際
兩岸
風評
風評:川普硬折哈佛脊梁,台灣五十步笑百步?
川普(Donald Trump)政府與哈佛大學之間戰火愈演愈烈。近期先是22日國土安全部宣布,將撤銷哈佛大學的招收外國學生許可。儘管該舉措被一名聯邦法官暫時阻擋下來,但美國國務卿魯比歐(Marco Rubio)29日加碼宣布,將「積極撤銷」中國學生的簽證,且國務院正在修訂簽證標準,「加強審查」未來所有來自中國(包含香港)的申請。美國媒體判斷,川普以「反猶」之......
主筆室
2025-05-30 07:10
川普
哈佛大學
反猶主義
評論
國際
兩岸
名家專欄
大國博弈
專欄
林庭瑤專欄:配合川普「大交易」,賴清德偏走險棋
川普大帝突提「統一」,對台灣社會投下一枚震撼彈,更讓深綠跪美的玻璃心碎了一地。利盡交情薄:川普讚頌「兩岸統一」?《中央社》5月13日發自華府報導〈川普評美中談判突然提統一?美國務院:對台政策不變〉,川普原話的全文是:「中國同意完全開放市場,這對中國是很美好的事,這對美國也是很美好的事,而且對統一與和平(unification and ......
林庭瑤
2025-05-17 06:50
川普
兩岸統一
賴清德
評論
國際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歷史
風評
兩岸
風評:賴政府「真理部」揭牌運作?
賴清德政府成立了新部會?倒也不是,而是教育部、陸委會等官方機構,承擔了兩岸關係緊縮的「左右護法」新職能。13日陸委會先是在臉書發文,指對岸招攬台灣學生的各式交流活動,都可能淪為中共的統戰宣傳工具。翌(14)日教育部長鄭英耀接力,語出驚人,稱「兩岸現處於緊張關係,國際交流對學生來說是好事,但對於和中國交流,以現在來講不鼓勵,甚至是禁止、反對。」寒蟬效應發酵,兩......
主筆室
2025-05-16 07:20
鄭英耀
兩岸交流
兩岸關係
新聞
政治
「賴17條」引爆台灣肅殺氛圍?朱立倫批賴清德:走麥卡錫主義進行台獨三部曲
近日綠營發動全台大罷免,在野質疑總統賴清德日前宣布「賴17條」引發台灣社會肅殺氛圍。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26)日在中常會上批評賴清德,正在進行「台獨三部曲」,走「綠色麥卡錫主義」,「賴17條」雖號稱是為國安,其實只是為了「黨安」,讓全民不安,假反共、國安之名,行戒嚴之實,風聲鶴唳肅清政敵。朱立倫並呼籲支持者站出來,讓民進黨的台獨陰謀無法得逞。
晏明強
2025-03-26 18:05
賴清德
朱立倫
賴17條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林基興觀點:賴政府病得不輕─麥卡錫主義下的統戰恐慌症
日前,美國太空船天龍號搭載美俄日太空人,飛達國際太空站,受到站內美俄者擁抱歡迎。三年前,俄國入侵烏克蘭,俄國政客威脅刪除太空合作,包括不載美國太空人回地球、俄國太空總署署長謾罵「國際太空站的毀滅將使你內疚」。但美俄太空人之間溫馨互待與友情長存。善哉,科學沒受政治污染,展露人心的美好面。
林基興
2025-03-26 06:40
兩岸
馬英九
賴清德
新聞
國際
麥卡錫陰影重現?川普逮捕反戰學生領袖、企圖註銷綠卡,學者:這是言論自由危機
以色列國防軍揮師攻打加薩走廊後,在美國校園引發反戰抗議浪潮。哥倫比亞大學示威領袖之一穆罕默德・哈里爾(MahmoudKhalil)3月8日遭到美國政府以「維護國家安全」為由逮捕、註銷他的綠卡和簽證,川普更準備將他驅逐出境,不過聯邦法院11日擋下驅逐出境程序,許多外媒和專家也批評川普政府此舉箝制言論自由。
吳辰君
2025-03-12 13:18
以巴衝突
以哈戰爭
哈瑪斯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複刻麥卡錫主義之路─青鳥將成民進黨絆腳石
近期在民團與青鳥支持下,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先生下令對國民黨區域立委發動大罷免,誓言下架「舔共賣台」立委,重新陽光國會。細看青鳥的論述,可參見青鳥、罷團代表人:八炯、史書華、吳欣岱等人論述。
葉承瑄
2025-02-18 06:00
政治鬥爭
政治獵巫
大罷免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VIP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林庭瑤專欄:抹紅劉德華,台灣麥卡錫真行!
麥卡錫主義的幽靈,正在台灣上空遊蕩。民進黨立委王定宇質疑港星劉德華有中共黨員身分,涉及統戰宣傳,台灣應拒絕入境;沈伯洋主張修《刑法》外患罪「明定4種通謀行為」;邱志偉還加碼主張《反滲透法》要增訂「政黨解散條款」……好一群在台灣到處羅織罪名的麥卡錫主義者!
林庭瑤
2024-11-02 06:50
劉德華
麥卡錫主義
王定宇
新聞
政治
媽祖成中共同路人?張亞中酸民進黨沒自信:想藉麥卡錫主義掩蓋執政缺失
有學者指中國透過神明干預台灣選舉,發現媽祖廟周邊居民相對顯著支持親中政黨;陸委會發言人梁文傑日前則說,不只是媽祖,其他神明也淪為中共對台統戰的工具。對此,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直指,民進黨為維護兩國論論述,將中華文化的交流形塑成統戰,台灣要對自己有自信,才能夠獲得中國民眾的認同。
陳明遠
2024-07-06 08:20
梁文傑
媽祖
張亞中
新聞
政治
批民進黨抹紅媽祖、扯媒體盯哨 國民黨:在台灣形塑「麥卡錫主義」
民進黨近日質疑媒體政論節目有中媒盯場,中共也染紅媽祖廟,從媒體到宗教都有被紅色滲透危機。對此,國民黨今(27)日召開記者會,新北市議員江怡臻批評,民進黨對於任何事情,現在都只剩下造謠、抹紅在野黨的最後一招,對於綠媒指稱有中共的駐台官媒記者,參與台灣政論節目的製播,民進黨立委沈柏洋說他2個多月前就知道,也交國安調查,還說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如今人心惶惶,請問相關單位可否出來說清楚調查結果?民進黨有什麼證據證明國民黨涉及此案?民進黨發言人,民進黨立院黨團幹部憑什麼藉此影射、攻擊國民黨?民進黨根本在台灣社會形塑「麥卡錫主義」氛圍。
戴祺修
2024-06-27 17:35
國民黨
紅色滲透
中共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經濟
美國「逢中必反」,耶魯經濟系教授怎麼看?「放任恐中情緒滋長蔓延,可能誘發本想遏阻的結果」
瑞士《金融經濟報》以「美國的恐華症」為題,刊發由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羅奇(StephenS.Roach)撰寫的客座評論。作者認為,從中國產通信設備、電動車到起重機,如今美國社會各界可謂是「逢中必反」,不禁讓人回想起1950年代的麥卡錫主義。
德國之聲
2024-04-04 08:00
美中關係
美中科技戰
美中貿易戰
評論
國際
藝文
專欄
許詠翔觀點:這樣拍《奧本海默》 諾蘭真有種
在播放《奧本海默》(Oppenheimer)電影院裡面,片尾的製作人員名單還沒播完,我嘆口氣對一起去觀影的朋友說:「諾蘭真是太有種了。」
許詠翔
2024-03-11 05:55
許詠翔觀點
諾蘭
Christopher Nolan
新聞
國際
兩岸
科技
經濟
美中交惡殃及學術機構:華裔學者離美成趨勢,「麥卡錫主義」恐捲土重來
有研究報告顯示,美國的華裔研究人員在中美緊張的政治氣候下日漸擔憂,更多人選擇離開美國、前往中國等地任職。一位資深華裔學者在不久前離開了華盛頓智庫、赴港大任職,他認為,麥卡錫主義正在美國捲土重來。
德國之聲
2023-07-19 12:23
美中關係
美中貿易戰
美中新冷戰
VIP
國際
兩岸
大國博弈
美眾議院鷹派組委員會「保台抗中」 《經濟學人》擔憂將成美中關係新威脅
近來美國示警台海將戰雲密布,美空軍4星上將米尼漢警告,美中最快恐在2025年爆發衝突,而且最有可能的導火線是台灣。不過《經濟學人》認為,其實最近幾周,美中之間的敵意有所趨緩,兩國領導人去年11月在峇厘島會晤後,爆發戰爭的緊張感消退,兩國高級官員同意加強交流,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也訂於2月將前往北京,這將是美國外交首長自2018年以來首次訪問中國。
蔡娪嫣
2023-01-31 02:03
美國
中國
台灣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民進黨敗選報告書—一場「政治麥卡錫」鬧劇
民進黨九合一敗選檢討報告引發輿論撻伐,不僅黨內掀起茶壺風暴,舉凡黑金、疫情、抗中保臺、論文抄襲等都入列,卻公然跳過蔡英文與蘇貞昌府院結構的執政傲慢,這場敗選檢討秀儼然再現「政治麥卡錫」。
蔡哲明
2023-01-14 14:10
蔡哲明
觀點投書
民進黨
評論
國際
財經
風書房
歷史
貴族大反擊:《和平的代價》
戰後經濟飛躍還大幅改變了美國的高等教育。一九四四年《軍人權利法案》(GIBill)通過,由聯邦政府提供二戰退役軍人前所未有的學費補助,從而改寫了大學文憑的意義。最終因為這項高等教育福利而受益的美國人超過七百八十萬。過去是世襲特權小前哨站的大學教室,如今擠滿一波波希望躋身中產階級,打進這個迅速膨脹的社會階層的學生。經歷數十年蕭條,戰後景氣大好讓人民收入提高,退役軍人買房繳財產稅,使得州政府突然預算大增。美國從來不曾像現在這樣,有那麼多學生可教,那麼多錢可以付給教授。
查克里.卡特(Zachary D. Carter)
2022-12-08 13:10
和平的代價
書摘
查克里.卡特
國際
兩岸
下班經濟學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中國行動計劃」讓麥卡錫時代復活?美中摩擦促使華人科學家紛紛離開美國
越來越多的華裔科學家和工程師放棄了美國頂級大學的終身職位,前往中國或其他地方,這一現象表明美國對這個推動創新的群體的吸引力正在減弱。
Sha Hua
2022-09-29 17:50
華爾街日報
美中關係
中國學者
VIP
國際
兩岸
大國博弈
拜登忽略了美中「大國競爭」盲點!專家:新冷戰加劇美國民主衰落,反而幫習近平一把
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全球逐漸形成「民主陣營vs中俄勢力」的新冷戰格局。美國兩黨一致站穩反中立場,美國總統拜登與華府建制派外交官員認為,在美中的戰略性競爭當中,美國能夠像當年美蘇冷戰時期,加強在航太科技軍事各領域的競爭力、創新力,帶出最好、最強盛的一面,順勢解決美國如今陷入的民主困境。
蔡娪嫣
2022-07-16 04:10
美中
新冷戰
拜登
新聞
國際
澳洲版麥卡錫主義》中國與澳洲關係惡化,無辜華裔也遭政府鎖定
今年早些時候,澳洲政府的一名初級顧問安德魯·陳*拜訪了該國國防部,去參加一次會議。他和同事走進國防部大樓,拿出了自己的政府證件。一名保全攔住陳先生,把他拉到一邊。
BBC News 中文
2021-01-03 10:0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陳國祥觀點:台灣不可陷入政治獵巫的風暴
台灣是民主社會,理應崇尚多元價值,尊重言論自由,對於任何異議都應包容。這樣的理想狀態現已蒙上陰影,許多關於台灣走向或是自保之道的言論都被扣上背叛台灣罪名,言者動輒被戴上紅帽子。這個現象距離政治獵巫只有一步之差。
陳國祥
2020-10-22 07:10
美麗島電子報
台灣共識
麥卡錫主義
新聞
政治
兩岸
陳玉珍節目力挺歐陽娜娜雙方爆口角 黃光芹揭「動怒叫她閉嘴」緣由
針對藝人歐陽娜娜在中國《央視》國慶晚會演唱一事,國民黨立委陳玉珍近日在節目中表示支持歐陽娜娜,讓資深媒體人黃光芹不滿怒嗆「妳閉嘴!」兩人爆發口角。黃光芹事後解釋,自己動怒是因無法忍受陳玉珍的親共立場;陳玉珍也透過臉書對此表示,不喜歡別人的言論就扣上親共帽子,真的很像「麥卡錫主義。」
蔡佩珈
2020-10-01 15:23
央視
麥卡錫主義
陳玉珍
新聞
政治
「民進黨或台派姿態」的匿名人士到處在網路上挑撥 戴季全:「麥卡錫主義」正在破壞台灣民主
2020大選結束,總統蔡英文以817萬票擊敗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完成連任,但也因雙方支持者的年齡構成差異,近來有許多網友在網路上分享因選舉產生的「家庭失和」,紛紛透過匿名投稿來表達對家中韓粉父母的抱怨。國家發展委員會諮詢委員戴季全在臉書發文批評,最近的一系列匿名文章不但正在傷害民進黨和台派,更是正在破壞台灣的民主。
羅立邦
2020-01-17 15:20
民進黨
麥卡錫主義
蔡英文
新聞
政治
哪來的芒果乾?馬英九批蔡政府:根本是「綠色麥卡錫主義製造紅色恐慌」!
前總統馬英九16日舉辦《哪來的芒果乾》新書發表會,他批評總統蔡英文任內丟掉7個邦交國,對中華民國主權沒能力也沒意願去捍衛,台灣人民失去安全感才會有亡國感。他也警告,蔡政府的作為根本是「綠色麥卡錫主義製造紅色恐慌」,藉此要把台灣變成一黨專政。
朱冠諭
2019-12-17 12:19
馬英九
蔡英文
反滲透法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新新聞
新新聞》痛批《反滲透法》製造綠色恐怖,中國國台辦:煽動兩岸敵意、限縮兩岸交流
自稱中國間諜王立強案疑雲之際,民進黨立法黨團11月底急推《反滲透法》草案逕付二讀,立法院本會期不必經過委員會審查,只要經過一次朝野協商就能通過。中國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今天(12月11日)在國台辦例行記者會上指出,民進黨當局通過修法等手段不斷進行政治操弄、煽動兩岸敵意、限縮打壓兩岸正常交流交往,實際上已經造成台灣民眾,特別是台商台生人心惶惶、草木皆兵。
新新聞林庭瑤
2019-12-11 12:18
國台辦
馬英九
蔡英文
新聞
政治
遭質疑挺服貿 民眾黨不分區提名人張其祿:綠黨移花接木、栽贓
台灣民眾黨今(21)日舉行不分區立委媒體見面會,排名第2的中山大學教授張其祿先前遭爆料曾挺服貿,引發關注。對此,張其祿在記者會現場澄清表示,當時接受媒體採訪時,他的立場應該是反服貿,但當時的說法被綠黨移花接木、栽贓,他要保留法律追訴權。
方炳超
2019-11-21 15:11
麥卡錫主義
反服貿
綠黨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擁抱熊貓、還是大膽屠龍?盤點美國對華政策智囊:中國通為何錯看了中國
美國的中國專家洛森(BenLowsen)在《外交家》雜誌上撰文,曾把美國對華政策行為分成四類:屠龍派、外交派、漢學派和擁抱熊貓派。最強硬的是所謂的屠龍派,其制華目的明確,但為達目的可以軟硬兼施。另一個極端就是那些無原則順從中國政府的所謂擁抱熊貓派。
BBC News 中文
2019-09-19 20:40
麥卡錫主義
中國崛起
中美關係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麥卡錫」能守護台灣民主嗎?
網路意見領袖「館長」陳之漢與時代立委黃國昌共同在凱道舉辦「反紅媒」遊行,現場湧進上萬人潮。筆者絕對尊重他們集會自由的權利,然而對於活動「拒絕紅色媒體、守護台灣民主」這十二字主張及其背後所代表的意義,自認有提供另一種觀點以作討論之必要。
陳以樂
2019-06-27 06:00
民主
麥卡錫主義
觀點投書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韓國瑜訪陸通共?民進黨陷入麥卡錫主義式的獵巫
高雄市長韓國瑜出訪中港澳推銷高雄的農漁產品,在港澳時拜會兩地特首及中聯辦主任,登陸後再與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見面,之後又會見國台辦主任劉結一,引發綠營的質疑,甚至指控韓國瑜是賣台、通共、支持中共政權主張的一國兩制等等,給韓國瑜扣上各種紅帽!不禁讓筆者感覺民進黨已開始陷入「麥卡錫主義」的獵巫迷思。
楊聖
2019-03-27 05:30
蔡正元
民進黨
陸委會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美跨黨派議員提案「不准賣晶片給華為」 《環時》:這是科技麥卡錫主義!
美國多位跨黨派議員16日在國會提案,要求美國公司不可向違反美國制裁法規及出口管制禁令的「中國電信公司」出售晶片與其他關鍵零組件。該法案特別點名華為與中興,認為兩家公司可能涉嫌監控美國人。美國國會向來將這兩家通訊巨頭視為國安威脅,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則指控「美國拉盟友迫害華為」,美方根本就是在搞「科技麥卡錫主義」。
國際中心
2019-01-17 19:00
華為
情報
間諜
風影音
國際
藝文
歷史
文化
《美國牧歌》從此絕響!普立茲文學獎得主、美國當代文學泰斗菲利普.羅斯隕落 享壽85歲
美國當代文學泰斗、重量級小說家菲利普.羅斯22日晚間因充血性心臟衰竭,病逝紐約市醫院,享壽85歲。羅斯以細膩敏銳的筆觸探討猶太人的身份認同、性、道德、死亡等議題,身為文壇長青樹的他在文壇耕耘逾半世紀,作品超過30部,經典著作包括「美國三部曲」《美國牧歌》、《我嫁了一個共產黨員》、《人性污點》等。羅斯多次獲提名諾貝爾文學獎卻次次擦身而過;他得獎無數,曾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普立茲文學獎、曼布克國際獎等重要文學獎。
廖綉玉
2018-05-23 18:23
猶太人
小說
文學
風生活
風歷史
發表英語世界第一篇228詳細報導的他,回國竟被政治追殺…美國人不告訴你的歷史(下)
本文接續發表英語世界第一篇228詳細報導的他,回美竟被政治追殺…美國人不告訴你的歷史(上)
想想論壇
2018-03-19 13:02
歷史
韓戰
228
風生活
風歷史
發表英語世界第一篇228詳細報導的他,回美竟被政治追殺…美國人不告訴你的歷史(上)
包威爾父子是二戰前後兩位具有代表性的美國記者,老包威爾親歷了日本發動戰爭的殘暴,被日軍監禁虐待,失去雙腳;而年輕包威爾卻在麥卡錫主義獵共的時代,受到自己國家的凌辱,失去紙筆,退出記者生涯。歷史捧紅了許多明星記者,卻逐漸忘記包威爾父子以記者身分投入大時代的艱辛。
想想論壇
2018-03-19 12:49
美國
二戰
歷史
新聞
國際
通俄門風暴》川普處心積慮打擊FBI 前局長柯密:鼠輩和騙徒絕對站不住腳
為了「通俄門」案,美國聯邦調查局前局長柯密再度槓上川普總統。川普2日批准共和黨公開的「努尼斯備忘錄」中,指控聯邦調查局違反《外國情報通訊監察法》,監聽川普前競選幕僚佩吉與俄羅斯的通話內容。對此,柯密在推特上痛批,這份備忘錄「不實又製造誤解」。他也質疑,這份備忘錄摧毀了情報界的信任,破壞與「外國情報通訊監察法庭」的關係,這一切「究竟是為了什麼目的?」
魏嘉瑀
2018-02-03 23:11
美國聯邦調查局 FBI
麥卡錫主義
川普 Donald Trump
風影音
國際
藝文
歷史
歷史上的今天》9月19日──麥卡錫主義肆虐,美國政府禁止喜劇泰斗卓別林入境
用特寫鏡頭看人生,人生是悲劇。
廖綉玉
2017-09-19 07:00
希特勒
卓別林
麥卡錫主義
新聞
國際
美國總統也說謊?不滿賽辛斯被爆私會俄羅斯大使 川普誣指歐巴馬非法監聽
從暗指歐巴馬不是美國公民到指責2016年大選有作票情形,美國總統川普憑空捏造指控已見怪不怪,4日再度推文提出新案例,控訴前總統歐巴馬曾下令監聽他的電話,但依舊是沒有拿出任何證據,而川普此舉似乎與司法部長賽辛斯被爆出曾在大選期間與俄羅斯駐美大使秘密會面,卻在聯邦參議院提名聽證會上隱瞞此事有關,《衛報》也透過「事實查核」一一打臉川普的推文。
簡恒宇
2017-03-05 15:42
俄羅斯
監聽
美國聯邦調查局 FBI
新聞
國際
國內
藝文
桑思汀專訪》如果操作陰謀論的是國家……
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凱斯.桑思汀(CassR.Sunstein)並不是第一位正視陰謀論的美國學者,美國知名的歷史學者霍夫斯達(RichardHofstadter)早在1964年出版《美國政治中的偏執》(TheParanoidStyleinAmericanPolitics)一書,探討美國根深蒂固、不信任當權者的陰謀論。事實上,不論是美國或是全世界各地,不論是民主或威權國家,陰謀論從未消失,我們該如何看待陰謀論,陰謀論一定有害嗎?或者,即使有害,陰謀論也該是言論自由的一部分,是民主社會的必要之惡?
傅莞淇
2015-12-10 19:41
陰謀論
麥卡錫主義
凱斯.桑思汀
評論
思考台灣(3):當前媒體的困境與出路
要談台灣媒體的困境或未來的出路,就必須要把媒體放在現實發展的脈絡中來看,才能找到媒體與社會之間辯証的關係,而不是將媒體孤立來看,如果我們孤立去看媒體的問題,其實有些問題也不值得我們深究談論。
王健壯
2014-03-11 07:07
王健壯
紐約時報
衛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