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宜芳專欄:哪種食物最療癒?

2019-01-12 10:30

? 人氣

療癒食物是指能夠提供懷舊或是情感價值的食物,「毫無疑問,臭豆腐就是我媽媽的療癒食品。」(圖/@flickr)

療癒食物是指能夠提供懷舊或是情感價值的食物,「毫無疑問,臭豆腐就是我媽媽的療癒食品。」(圖/@flickr)

維基百科說,療癒食物是指能夠提供懷舊或是情感價值的食物,其特色可能是高熱量、高碳水化合物,而且很容易準備。毫無疑問,臭豆腐就是我媽媽的療癒食品。

那天經過台大對面的公館夜市,發現在一堆滷味、鹽水雞、冷飲攤子中,有個攤子排隊人潮超過一百公尺。忍不住湊過去瞧瞧,發現是很簡單的炸地瓜球,黃色地瓜泥加上澄粉做的麵團,揉成長條後,捏成一坨坨小圓球入油鍋炸,出鍋香香熱熱脆脆的,但看起來實在滿平凡無奇啊,忍不住問了人潮中某女孩兒:「這麼好吃嗎?」「這算是某種Comfort food吧!」戴著貝雷帽、挺時髦的她回答。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懷舊的食物最療癒

“Comfort food”?這個中文翻成「療癒食物」的英文名詞似乎愈來愈流行了。我書架上立著兩本重達一公斤、厚逾四百頁的食譜書,也都打上「療癒」之名。一本是《傑米.奧利佛的療癒食物》(Jamie'S Comfort Food),一本是《奈潔拉的療癒美味》(Simply Nigella)。忍不住想,難道現實真是太易讓人受傷嗎?所以現代人特別需要躲進食物築成的溫暖小窩,熱熱脆脆香香入口入胃,也暫時忘卻外界煩憂。

如果維基百科(英文版)沒錯,Comfort food的根源,最早來自一九六六年美國地方報紙《棕櫚灘郵報》(The Palm Beach Post)一篇報導。裡面對Comfort food下了定義:「療癒食物是指能夠提供懷舊或是情感價值的食物,其特色可能是高熱量、高碳水化合物,而且很容易準備。『懷舊』情懷可以針對特定個人,也可能適用於某特定文化。」「某些成年人,置身在嚴重情緒壓力下,會轉向所謂的『療癒食物』──這些食物連結著童年的安全感,就像媽媽的荷包蛋或雞湯,可以迅速啟動撫慰負面情緒的應對機制。」

過多的糖更容易造成身體的發炎反應,建議想要消掉小肚肚的第一步,就是把這些甜食先戒除一段時間。(示意圖/pakutaso)
相比一般主流健康美食,「高熱量」和「高碳水」的美食似乎更有療癒效果。(示意圖/pakutaso)

從心理層面來看,關鍵字是「童年安全感」和「撫慰」;從營養角度來看,關鍵字卻是「高熱量」和「高碳水」,似乎愈和主流健康飲食之道背道而馳的美食,愈能帶來心理撫慰效果。

誰說不是呢?很多台灣人心中都有獨一無二的懷舊家鄉小吃,從炸彈蔥油餅、蚵嗲、肉圓到巷子口那家鹽酥雞攤,哪一樣不是熱騰騰油漬漬?一面大口吃著療癒食物,一面湧出被健康飲食觀餵養生成的罪惡感,開心滿足當下卻又自責慚愧,這樣的掙扎應該是五十幾年前Comfort food定義者想像不及的荒謬吧。

疲倦時、壓力大時,我想吃什麼呢?我問自己,答案永遠是一碗熱騰騰的湯麵。

少年離家求學,每隔兩、三個月才能坐莒光號慢慢晃回南部老家,通常搭的是放學後的夜班車,從台北回到小鎮都要半夜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

余宜芳 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