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年紀大了失智、兒女把錢都騙走了怎麼辦?「安養信託 」預防長壽風險,讓你安心養老

2023-02-27 11:30

? 人氣

退休金該如何運用才能將財務損失將到最低呢?(示意圖/取自Pixabay)

退休金該如何運用才能將財務損失將到最低呢?(示意圖/取自Pixabay)

退休後因為沒有收入,所以更要注意在這段期間所發生的財務損失,畢竟一旦出現虧損,恐怕便很難及時獲得補償。所以,預先採取一些可行步驟及做法,才能幫大家將可能發生的損失「降到最低」。在「解決之道」方面,個人還是誠心建議已經退休、完全沒有固定收入的人,最好將自己的財產(主要是用做日常開銷的費用)交付信託,或是放在其他完全不要再有任何動用權的金融標的,例如即期年金險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此附帶一提的是:儘管終身還本型壽險,也一樣具有「活到老、領到老」的優勢。但是,由於保單預定利率不高,在「每月領取同樣金額」之下,購買終身還本型壽險的投入本金,要比購買即期年金險要高出很多。但與保險相比,在退休後把資產交付信託,或是放在其他完全不要再有任何動用權的金融標的上的優點有二:

優點1:避免曝露在「被慫恿投資」的風險中

因為,只要民眾把錢存在銀行,並擁有100%的投資決定權,就只會把自己曝露在更高的投資風險當中。

理由很簡單,理專也得要生存。更何況,他們銷售金融商品給客戶,並收取相對的佣金回報,是完全天經地義的事。個人對此的看法是很中性的。因為在現有敘薪制度下,理專不靠佣金收入,又該如何養家糊口?

可以這麼說,正是現有金融機構的敘薪制度,才是造成投資人虧損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只要這樣的薪資結構一天不改,理財大眾擺在銀行裡的錢,就一定逃不掉「頻繁被理專要求轉換投資標的」的命運。個人認為其中唯一的差別只在於:有良心的理專,一年要求客戶轉換投資標的的次數,會比較低一些而已。儘管理專頻繁讓客戶轉換投資標的,不一定代表「投資績效一定為負」。但是至少,頻繁交易所產生的成本,一定會吃掉不少客戶原本該有的獲利才是。

在民眾與銀行簽定老人安養信託之後,信託委託人(客戶)就暫時將投資決定權,交給了信託受託人(銀行),而當投資決策權,不在民眾這一方時,銀行理專也就不會繼續再「慫恿客戶頻繁轉換投資標的」了。

又或是投保即期年金險保戶,在躉繳保費之後,就可以立刻從保險公司處,定時領取一筆「年金」。而且,這筆錢理論上就是「活到老,領到老」(保證給付期過後,有些保單給付會降低;超過約110歲之後,契約即終止),當事人至少比較不用擔心「退休金太快花完」的「長壽」風險,以及「自己亂投資,導致退休金大幅縮水或歸零」的風險。

不過,如果是年金險與信託進行比較,安養信託契約因為可以指定信託監察人,萬一委託人不幸發生事故(例如中風、失智)而無法「表示意思」時,受託銀行還可以按照監察人的指示,將資金匯往指定的帳戶中,讓資金100% 運用在當事人身上,這是單純保險所做不到的。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投保即期年金險,再結合安養信託(保險金信託)。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