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珍貴歷史全藏在海底!隨台灣「水下考古」第一人探險,幾百年前的宋朝沉船就在眼前…

2018-02-28 10:00

? 人氣

因為地殼變動、海水面變化或飛機船舶的沉沒,讓許多人類遺址和文物,被深深藏在廣闊的海底。水下考古就是透過專業的潛水與水中探測技術,結合歷史研究和文物保存的觀點,對這些海底的文化遺產進行研究。如同陸上考古一樣,是人類鑑古知今的重要工作。

還記得電影《鐵達尼號》嗎?一群專家利用機具,潛向深深海底,鑽進那靜臥海底近一世紀的沉沒巨輪,想要找到失落的寶藏。最後,寶藏沒有找到,卻找到了一個感動無數人的淒美故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水下考古,就是這麼一回事,在水底下找故事、也找寶藏。只是這寶藏不是金銀財寶,而是珍貴的人類文化遺產。

水下考古隊員正在測繪沉船「山藤丸」的殘骸。很多人會將水下考古與水下尋寶、打撈沉船混為一談,其實,水下考古是一種技術,也是一門學問,正式的名稱應該是「水下考古學」。 (圖/臧振華,研之有物提供)
水下考古隊員正在測繪沉船「山藤丸」的殘骸。很多人會將水下考古與水下尋寶、打撈沉船混為一談,其實,水下考古是一種技術,也是一門學問,正式的名稱應該是「水下考古學」。 (圖/臧振華,研之有物提供)

啟動水下考古計畫:披荊斬棘的開路先鋒

人類雖然生活在陸地上,但經過千年萬年的地殼變遷,桑田可能變滄海,古代祖先在地表上的生活遺跡,就被隱沒在水中;另一種情況,則是因意外或戰爭,讓飛機船舶隨著文物資料一起沉沒。

廣大無垠的海底,其實有著從古到今許多的歷史發展足跡。水下考古,就是研究這些的領域。

把考古場域搬到海底,是非常艱難的。海底的水壓、海流、能見度、氧氣供給等,都是限制人類探勘海底的因素,直到 20 世紀中期水肺發明之後,潛水與探勘技術持續精進,人類才打開了海底的視野。而台灣,更是遲至近 20 年,才開始發展這個領域,國內的先驅,就是中研院臧振華院士。

台灣考古權威臧振華院士,曾經主導國內指標性的考古計畫:南科遺址的挖掘。而從 2006 年開始,更把考古的觸角伸向大海,成為台灣水下文資保存的重要先驅。(圖/張語辰,研之有物提供)
台灣考古權威臧振華院士,曾經主導國內指標性的考古計畫:南科遺址的挖掘。而從 2006 年開始,更把考古的觸角伸向大海,成為台灣水下文資保存的重要先驅。(圖/張語辰,研之有物提供)

臧振華是在美國攻讀考古研究時,接觸水下考古領域的。他認為,台灣四面環海,台灣海峽在 1 萬 2 千年前是陸地、近代又是海上航道樞紐,必然會有很多值得研究和保護的水下遺跡。不過直到 2006 年,行政院為了因應國際海洋發展趨勢,以及政府海洋政策推動需要,頒訂了「國家海洋政策綱領」,政府才開始真正注意到海洋文物的重要。

對當時國內來說,水下考古是個新領域,最大的問題,其實是人才的缺乏。臧振華做為這個領域的長年倡議者,義不容辭接受了文建會的委託,組織專業團隊。這是一個從零開始的大工程,他必須從澳洲、美國、歐洲,延聘專家前來訓練國內人員。

我們得讓考古學者搞懂潛水、讓潛水專家瞭解考古。

水下考古需要借重很多現代科學儀器,像是側掃聲納、磁力儀、測深儀、地層剖面儀等等。人力可以下潛的深度大約是水下 30 公尺、使用特殊氣瓶的話可以增加到 50 米深左右,但有些人力無法到達甚至有危險的地方,還會派水下機器人 (ROV) 代為出征。

水下考古隊使用的各種水中探測儀器。(圖/臧振華,研之有物提供)
水下考古隊使用的各種水中探測儀器。(圖/臧振華,研之有物提供)
水下考古隊使用水下無人載具 (ROV) 到水中驗證沉船。(圖/臧振華,研之有物提供)
水下考古隊使用水下無人載具 (ROV) 到水中驗證沉船。(圖/臧振華,研之有物提供)

但茫茫大海,該鎖定哪邊開始尋找呢?考古學家的拿手好戲就要上場了。第一條路徑,是從文獻資料中尋找蛛絲馬跡,依自然環境和歷史紀錄,判斷出哪裡曾經有遺址、哪幾條航道特別容易出事、哪幾塊區域最可能有沉船;另一種方式,則倚賴「口述歷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