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謊的人有什麼共同特徵?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的這個謊言,就是經典案例啊

2017-07-02 09:30

? 人氣

柯林頓總統在一九九八年一月二十六日所說的話,正是用來解釋何謂「過度強調」的經典案例。(資料照,AP)

柯林頓總統在一九九八年一月二十六日所說的話,正是用來解釋何謂「過度強調」的經典案例。(資料照,AP)

一般來說,人們說謊時會避免使用簡答,例如平常回答「沒啊」,說謊者可能會說「我沒有」,而騙子可能會說「我不記得」—因為試圖讓自己說的話更具說服力,讓答案聽起來更肯定。

騙子有時會用類似的表達方式過度強調答案,例如「我不會說謊」、「我從沒說過謊」或者「大人從小就教我絕對不能說謊」。此外,如果你聽到下列表達方式,例如:「我以我母親的性命發誓」、「老實說」、「很坦白講」、「我講的全是實話」,此刻就要打開你的「測謊雷達」,因為接下來可能要面對一連串謊話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柯林頓總統在一九九八年一月二十六日所說的話,正是用來解釋何謂「過度強調」的經典案例:「現在,我得回去繼續準備國情咨文演講,我昨晚已經工作到很晚,但我還是想告訴美國人民一件事,希望大家能聽我說。我要再次強調:我沒有和李文斯基那個女人發生過性關係。我從不對任何人說謊,一次都沒有,從來沒有。這些傳言都是子虛烏有。我必須要回去繼續為美國人民工作了。謝謝。」

另一種過度強調故事內容的方式便是在答案中提供過多的細節—多到超乎預期。說謊者希望能藉此增加說服力。正如同無所不用其極的汽車銷售員,他們會以各種汽車性能及比價性等種種理由說服你買車;而說謊者是以事件細節轟炸,努力想說服你相信他們的清白。說謊者可能也認為,如果說出模稜兩可的答案,反而會增加嫌疑,因此選擇陳述細節做為反制策略。

不管原因為何,如果你的問題得到過度仔細的答案,那就要特別注意。面對解釋過度的答案,最好的方式就是先保持沉默,然後再提出另一個問題。

切記不要在言語或行為上表現出你相信與否。如此一來,對方會陷入心理戰,因為他們迫切希望得到回應,希望你相信他們的清白。

如果你不做回應,繼續保持沉默,對方就會繼續說明細節,內心更加膠著,而答案中的謊言也會愈變愈多、愈變愈長,最後甚至可能說出與原本的問題八竿子打不著關係的答案。有時候說謊者在某個時間點會意識到自己鬼話連篇,為了扭轉局勢、努力說服你,對方會決定承認自己先前說的並不完全是事實,但現在準備要說實話了,例如說:「好吧,老實告訴你 」然後一切又重新上演:對方說出更多謊言,而你依然選擇沉默。

說謊者通常會要求你重複問題,或者會自己把問題再說一遍,形式上可能很大聲,也可能是喃喃自語。這能提供更多思考時間,構思編造回應內容。你上一次與他人在正常對話的過程中,突然被要求重複問題是什麼時候?或是上一次對方主動重複你的完整問題是何時?在正常情況下,這種事情非常罕見;一旦發生,對方會尋求停頓並利用時間組織回應。狡猾的說謊者在回答前會先清清喉嚨,也是為了製造時間來編造謊言。

作者|大衛.克雷格  

法學博士,其研究內容涉及國際秘密觀察項目,範圍涵蓋澳洲、美國、加拿大、英國及荷蘭。

在秘密觀察的工作環境中,判斷他人說實話與說謊話的能力事關生死,這也是本書的起源。克雷格博士在許多事件中廣泛運用過本書所提之技巧,相關著作已在澳洲與海外各地發行。

克雷格博士擁有二十餘年的犯罪學經驗及測謊研究,並投入數百小時研究發展出全球測謊領域的頂尖理論架構,提供讀者在執法、學校教育、親子教養、人際關係與商務談判等領域一套實用且簡易入門的測謊方式。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商周出版《國際犯罪學專家教你分辨真偽、立破謊言
責任編輯/林安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