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是否必將一戰?哈佛甘迺迪學院創院院長艾利森談「修昔底德陷阱」

2018-11-30 08:10

? 人氣

格雷厄姆・艾利森。

格雷厄姆・艾利森。

很多人信命,自古已然,遑論中外。《注定一戰》這本書開篇就講了一個細節: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歐洲屍橫遍野,經濟崩潰。參戰國中沒有贏家。力主參戰的德國總理霍爾維格無法解釋他為什麼會做出當初的選擇,只得哀嘆:「早知如此啊!」 是啊,早知如此,不僅霍爾維格會做出別樣選擇,所有參戰國的總統、沙皇和總理們也都不會愚蠢地捲入這場浩劫。可是,歷史會有如果嗎?這難道不是命中註定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人類進入21世紀,最重要的國際關係問題莫過於:美國和中國之間會爆發戰爭嗎?美中之戰會是命定的劫數嗎?哈佛大學教授艾利森(Graham Allison)把這種命中註定稱作「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s Trap)。

艾利森教授在哈佛執教50多年,是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的創院院長,目前擔任甘迺迪學院的貝爾佛科學和國際事務中心主任。艾利森教授是一位廣受尊敬的國際政治學者,但是他出版的著作並不是很多。他最著名的學術成就莫過於發明了「修昔底德陷阱」這個名詞。現在,學者和專家們在論述美中關係時越來越多地使用這個概念,據說歐巴馬和習近平還曾經就此發生過爭辯。

修昔底德陷阱究竟是指什麼呢?

修昔底德是古希臘的歷史學家。他所寫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是人類的第一部歷史著作。他在這本書裡記敘了斯巴達和雅典這兩個城邦國家之間的戰爭。戰爭的起因是迅速崛起的雅典對當時的霸主斯巴達形成了挑戰,而斯巴達出於對雅典挑戰的恐懼而輕啟戰端。艾利森教授在研究這本著作時發現:像這樣的新強權的崛起對現存秩序產生結構性的壓力(structural stress/pressure),從而導致與老強權發生衝突的例子在世界歷史上比比皆是。在過去五百年中,一共有16次新崛起的強權挑戰老強權的事例,其中只有四次以和平告終(老強權讓出霸主的寶座,或是新老強權和平共處),其他的12次都是訴諸刀兵,兩敗俱傷。艾利森教授稱這種​​歷史現象為「修昔底德陷阱」。

今年五月,艾利森教授出版了他的新作《注定一戰?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Destined for War: Can America and China escape Thucydides's Trap? By Graham Allison, 2017) 他在這本書裡詳盡地闡述了「修昔底德陷阱」的理論,分析了未來美中關係的走向。雖然有些讀者可能會覺得作者對中國唱讚歌多,對美國批評多,但是這仍然是一本立意新穎、見解獨到、觀點深刻的好書。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