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喝水不一定沒事!醫師示警1類人「沒口渴都不要喝」,否則死亡率大增

2022-07-21 17:11
「沒事多喝水」真的對健康有益嗎?(示意圖/取自Unsplash)
「沒事多喝水」真的對健康有益嗎?(示意圖/取自Unsplash)

多喝水未必一定對健康有益?腎臟科醫師王介立在社群發文提醒,許多病人被告知應盡量多喝水,但有可能忽略了「低血鈉」的危險性。由於低血鈉症狀不具特異性,與其他疾病表現難分,病人很可能被誤診為感冒,甚至增加病人的整體死亡率。

水喝太多當心低血鈉!醫師:要先看4項指標

如果水喝太多,導致鈉離子濃度低於正常範圍,就有可能造成低血鈉。(圖/潮健康提供)
如果水喝太多,導致鈉離子濃度低於正常範圍,就有可能造成低血鈉。(圖/潮健康提供)

王介立醫師指出,腎臟科醫師叫病人多喝水是一種專業建議,在要求病人增加喝水量之前,至少必須評估GFR(腎絲球過濾率)、尿量、飲食型態及生活型態、尿液比重或滲透壓(dipstick)或至少尿液顏色。

鈉及水的調節不只影響身體水份平衡,也對血量、血壓控制非常重要,正常情況下,血漿中的鈉離子濃度維持在135-145mmol/L範圍內,如果水太多、鈉太少,導致鈉離子濃度低於正常範圍即為低血鈉。

發生低血鈉增死亡率?老人最常見電解質異常

對洗腎病人來說,最好是「有渴再喝,沒渴都不要喝」,以免過量喝水增加低血鈉風險。(圖/潮健康提供)
對洗腎病人來說,最好是「有渴再喝,沒渴都不要喝」,以免過量喝水增加低血鈉風險。(圖/潮健康提供)

王介立醫師解釋,人類是陸生動物,生物體的設計原理就是基於「不需喝下過量的水」的原則,特別是如果有低血鈉的病因或體質,「沒事多喝水」只會造成或加重低血鈉的發生,甚至可能因此需要急診治療。

低血鈉症更是老年人最常見的電解質異常,王介立醫師提醒,發生低血鈉的老人家,整體死亡率也會升高,雖然因果關係相對複雜,但一般認為低血鈉本身是促進死亡率增加的病生理機轉一環。

洗腎病人一定要多喝水?有渴再喝才安全?

「醫師只有在認真看診時才會建議(多喝水),在日常生活中,我並不會隨便叫人一定要多喝水!」王介立醫師表示,每當有洗腎(透析)病人詢問一天可以喝多少水份時,標準答案其實是「有渴再喝,沒渴都不要喝」,以免病人過量喝水增加低血鈉風險。

王介立醫師解釋,如果沒有正確提醒洗腎病人不必多喝水,病人很容易以為必須額外攝取「尿量+600至800」的水份且不喝不行,其實是錯誤觀念。以尿量為基準估計的是「每日最大允許量」而不是「最少必須要喝」的飲水量。對透析病人來說,如果完全不會渴,一整天不喝水也不會怎麼樣。

王介立醫師強調,許多人受到大眾文化影響,認為「沒事多喝水、多喝水沒事」,但是,站在醫師角度,提出「多喝水」的建議必須拿出開醫囑的嚴謹態度,尤其病患將醫師的話語奉為聖旨,在未完全評估腎臟功能及低血鈉風險前,反而要避免過量喝水造成代謝負擔。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潮健康(原標題:多喝水恐「低血鈉」增死亡率? 醫師:這類人沒渴都不要喝) (相關報導: 人一天到底要喝多少水才夠?泌尿科醫師公布正確喝水公式,預防三高還能減少便秘 更多文章

責任編輯/林俐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農曆七月「鬼月」旅遊13禁忌!晚上不拍照、不拍肩膀、別去海邊…犯了好兄弟恐卡上身
2022勞動部紓困》勞健保、勞退最多可緩繳半年!一文看懂申請資格,4步驟快速線上登記
雙北9縣市高溫警報!氣象專家曝「類熱浪」來襲,這3天應防熱傷害
你不只是店員,更是幫客戶解決問題的人:登山新手買包,問過3家店學到這件事
明明有孩子要養,為何不找份好工作?社工15年看遍台北貧困家庭,道出壓垮單親最沉重關鍵
重申一定選2024總統讓「社會財富重分配」 柯文哲:我才曉得朱元璋為何殺功臣
BA.5進入台灣社區 「關鍵變異」讓曾經確診和疫苗打足者都可能「中招」
「蔣萬安、陳時中講政見一定挨打」 柯文哲談北市選戰:黃珊珊比較乾淨
猛點頭認證民眾黨「女性較男性優秀」 柯文哲:20年前祖母就告訴我
先別管聯準會了!全球都在看歐洲今天會被俄羅斯「斷氣」嗎?
競選團隊2個月組不好?蔣萬安決策小圈圈「太難搞」 黨內人士紛打退堂鼓
秀41年前博士論文暗批林智堅 張善政到《下班瀚你聊》透露已在中壢買房
「一直打黃珊珊怎能挖到她的票」 徐巧芯:蔣萬安唯一的敵人就是陳時中
「這是俄羅斯的生存之戰,也是未來世界秩序的鬥爭」 普京智囊卡拉加諾夫:俄羅斯輸不起,俄羅斯的失敗不可想像
市值暴跌74%,投資人信心潰堤!專家:沒搞懂DeFi玩法就衝進場,小心淪為韭菜
風評:美眾議院議長裴洛西會帶給台灣什麼禮物?
徐勉生觀點:拜登訪中東難有成效
銀行家觀點》美國聯準會、烏俄戰爭和COVID-19疫情促使中國債券市場外流
蘇志誠專文:美麗之島不能淪為戰場,成為靶場
張讚國觀點:都是論文惹的禍─林智堅混水摸魚VS.柯志恩一魚兩吃
蘇清泉觀點: 高鐵延伸屏東計畫案之爭議
吳典蓉專欄:陳時中為何可以不在意台北市民?
觀點投書:股票慘跌,房地產能靠得住嗎?
觀點投書:陳時中的多重宇宙
觀點投書:學術倫理的重要性
饒瑞正觀點:AI航行機器人的道德標準是什麼?
觀點投書:藍綠不要打假球 全民需要吹哨者保護法
觀點投書:環保與政治間的考驗─論歐洲議會准天然氣核能貼綠標籤事件
新人總是狀況外?善用「我的使用說明書」讓溝通不再踩地雷:《複利領導》選摘(2)
日本超強理財術!靠「不買日」3招,主婦1年無痛存下55萬
黃金世代》新一代老人有新需求!老盟將推動權益平等法讓長者活得更自主
又是半夜重訊!潤泰全、潤泰新:將重估資產提高淨值,不考慮處分資產
淨值下滑衝擊潤泰全、潤泰新?南山人壽:整體財務穩健,無重大異常
陳時中萬華參拜遭鬧場 吳思瑤曝男子真實身分:陳情並非不滿「防疫破口」
解析》高溫熱浪侵襲,用電需求飆升 歐洲大陸能源危機進一步火燒眉毛
暗諷林智堅抄襲?張善政上風傳媒《下班瀚你聊》秀博士論文:誠信很重要
截彎取直!行政院核定台61線西濱快速公路曾文溪大橋新建工程
首發Happy Go!新北彰化跨雙城、首發團互訪拚國旅
幫第一線警察、清潔隊加油打氣 曾麗燕率隊前往慰勞表達感謝
「月遊福華 享.食.藝」 中秋禮盒傳承古法創新風味
北市「機關達人大賽」首度登場 百隊創意MAKER迸發巧思
雲林縣府與台塑企業簽署合作宣言 推動碳中和綠能技術及環境永續發展
歐美國家高溫為何飆破40度?科學家:「熱穹現象」、「噴射氣流」是元兇
五甲尾滯洪池光電廠啟用 每年供電675萬度減碳3738噸排放量
恩恩案遭有心人士操弄?劉和然:理解家屬心情、讓事件回歸司法調查
玉里民防中隊隊務檢討會議 徐榛蔚出席致意
「主動關懷」一個不能少 花蓮推動身心障礙者服務
旗津黑沙玩藝節加碼65米長城市滑水道 暑期每周五六日免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