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三接遷離學者秀証據 指藻礁盟以偏蓋全

2021-12-12 17:02
公投倒數計時替大潭藻礁及三接外推案進行科學調查的學者專家指出藻礁盟以偏蓋全,不同意三接遷離公投(圖/公投反方辦事處提供)
公投倒數計時替大潭藻礁及三接外推案進行科學調查的學者專家指出藻礁盟以偏蓋全,不同意三接遷離公投(圖/公投反方辦事處提供)

公投倒數計時,原本低調不願露面、默默替大潭藻礁及三接做科學調查的學者專家,12日首度共同「留下三接在大潭,讓科學證據說話」記者會,並發表共同聲明指出:藻礁盟許多論述以偏蓋全、誤導大眾,學者決定挺身說明科學成果。綜整二十多個專業領域調查成果,三接對大潭藻礁的影響實屬輕微,如果三接遷離,大自然的力量也未必能讓藻礁零損失,但供電與減碳減空污勢必受到延宕,呼籲大家「不同意」三接遷離公投。

中研院前動物所所長、國內魚類研究權威邵廣昭直言,護礁盟在藻礁捕到一尾丫髻鮫就説大潭是育幼場所,說三接工業港會讓丫髻鮫迷航也完全是出於想像。政府對大潭藻礁投入許多研究和保育資源,當然會陸續發現較多物種,但要判斷生物多樣性是否豐富,應和其他區域狀況比較才客觀。

曾經做過藻礁調查的濕地學會研究員黃守忠指出,身為「第一個」受到護礁盟攻擊犧牲的研究團隊,此時必須站出來發聲。觀新藻礁生態豐富度高於大潭,護礁盟屢次利用觀新藻礁的照片魚目混珠來推銷大潭藻礁,先射箭再畫靶,還指責攻擊說出事實的其他人,實在不應該。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前研究員謝蕙蓮表示,藻礁時而沙埋時而露出,藻礁生態系很有韌性、能夠自己回復,三接外推後,即使有小範圍積沙,但與季風、颱風相比,都屬輕微,三接已經最大迴避,縱使橋墩傷害到藻礁的面積,亦很微小。

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院長許樹坤則感性談到,護礁盟有多位學者是他的朋友,在資訊不完整之下誤以為三接會破壞藻礁,他能理解,這也是他今天站出來的原因。外海鑽探觀察到礫石層分佈到18-20公尺深,提案方「藻礁延伸至外海五公里」的說法,與鑽探岩芯證據不符,三接再外推已經超過礁石層範圍,當然不會有藻礁。

中央大學水海所教授錢樺總結,科學研究需要不斷接受挑戰及回應,所以莊秉潔教授是令人尊敬的學者,他對三接選址的態度轉變,充分展現科學精神與尊重。蔡政府承諾擴大藻礁研究調查,經濟部也承諾,三接完成、中油在大潭,藻礁就會一直存在。今天諸位教授專家將以科學精神,持續監督政府追求海岸環境的永續發展,讓生態、生活與生產,三生不可或缺,人與自然能和諧共存。 (相關報導: 公投倒數!反三接遷離幕後學者:三接工程對於大潭藻礁的影響實屬輕微 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
台電偷降壓致變電所爆炸?苗博雅酸黃士修:水管爆了導致停水,答案是該多蓋水庫?
變電所爆炸釀停水電 徐巧芯嗆:政府掩蓋缺電、多次降壓損壞設備
「侯市長核四公投同意還不同意?」黃偉哲嗆侯友宜:沒有guts還敢自稱漢子
「台南不能漏氣」 大咖拼場、盼衝出「全台不同意票最高得票率」
批潘忠政昔反對高原電、今稱替代方案 桃市府:時空錯置,又無視藻礁仍在的事實
如果20年前中國沒能進入世貿組織,今日世局會不一樣嗎?美國當年的決定錯了嗎?
歷史新新聞》蔡衍明、郭台銘的首富戰爭已非首次 最狠鬥的一場在2019總統初選
變電所爆炸雙北停電,藍營猛喊四個同意!李正皓「1問」揭實情
小時候討厭,長大卻瘋狂愛上!4個大人才懂的極品美食,每樣都是童年噩夢
「台灣因關掉一半核電而缺電!」黃士修:台電偷偷降壓非常危險
退休教授獨自養出8博士子女,高齡92歲卻被丟在老人院!她掀開棉被見慘狀直搖頭
被指與林秉樞單獨吃飯 何欣純自爆:王定宇事件後林主動連繫
德國之聲專訪波昂大學教授辜學武,深入解析新政府中國政策、歐盟是否抵制北京冬奧
公投倒數!反三接遷離幕後學者:三接工程對於大潭藻礁的影響實屬輕微
萬隆變電所釀雙北大停電!藍嗆綠「缺電台灣」成嚴重國安危機
肆虐人間兩年了,新冠病毒究竟來自何方?學界最新共識指向這個來源
禁萊豬影響台美關係?林為洲舉這國為例:和美國關係並未倒退
萬隆變電所驚傳故障冒煙!30萬5418戶受影響 台電搶修復電中
囤房稅能讓房市降溫?在台南最多可買「9戶房屋」,才會被課到最高稅率3.6%
台海兵凶戰危,最前線官兵如何看待?有人感覺「像在演戲」,有人擔心戰備不足
銀行提問變地獄哏!陳柏惟自嘲「你知道我是誰?」 網笑:太尷尬
萊豬不安全該被禁?美台商會會長警告:公投若過,會有後果
總是活在別人的期待裡?專家2步驟幫你刪除人生多餘的負擔,重新找回自己!
如何對抗國家機器的「凌遲」?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親身示範
你吃的食物,決定你的性格!專家曝9種食物能讓人擺脫憂鬱,想轉換好心情趕緊開始吃
中國給資金,美國推民主 非洲需要中國和美國精誠合作
鄭文燦2024年能拚過賴清德?郭正亮揭致命傷:非常困難
幕後》「難八萬」竟源自日本部隊?一探《茶金》「飛鴿傳茶」的神來一筆
幕後》揮別史實爭議 《茶金》不只要講客家茶商:比茶虎更關鍵的神秘KK
指民進黨「四個不同意」將成火燒連環船 方儉:很壯觀但一個也逃不掉
尼加拉瓜與我斷交毫無預兆?郭正亮直言「代誌大條了」
當上空姐不代表拿到永久飯票!前資深組員揭年度血汗訓練過程,才沒有送餐、賣免稅品那麼輕鬆
明明很多地震、颱風,日本人卻經常忘記這個!專家:不能只帶食物、水跟充電器
魏國彥觀點:從深度生態視角看藻礁議題
許劍虹觀點:收復南海諸島75周年
選「拋棄繼承」會債留子孫?律師澄清別擔心!民法最新規定有保障,照著做就對了
陸偉聰觀點:「賭廳」成為了澳門經濟興衰的加速師!
謝錦芳專欄:綠能下一塊拼圖
孔令信觀點:退潮之後,那些沒穿褲子的政客
黃庭瑄觀點:美國銀行搭乘混合雲 ,迎戰全數位時代
許詠翔觀點:從林秉樞事件看死忠支持者為何總是政黨「局外人」
觀點投書:網軍與騙子治國?
觀點投書:當「童子軍治國」劣化成「塔綠班網軍」
李怡專文:病房外才是有病的,虛構反映的才是真實
蕭培麗觀點:創作原動力來自上一代的執著─九十.藝術創造論
觀點投書:「深度解讀」最新亞洲實力指標─美、中黃金交叉、亞洲將呈兩極化
觀點投書:用「拖」字訣拖延TBC交易案行政訴訟,NCC在躲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