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治前先講統計!」柯文哲推動大數據分析 利用1999市民熱線陳情案建構預警系統

2017-12-04 08:00

? 人氣

台北市長柯文哲出席啟明學校活動(方炳超攝)

台北市長柯文哲出席啟明學校活動(方炳超攝)

台北市政府自民國97年以來,開辦1999陳情系統,加上每天接收來自市府網站、app、臨櫃等的陳情案件,每月陳情量多達3萬多件,以交通及警政類最多,龐大的數據庫讓北市府研考會動腦筋落實「統治前先講統計」,即將啟動大數據長期分析,建構一套預警系統。在不久的將來,市府透過現有陳情案的樣態甚至迴歸分析,就能獲知接下來一段時間內會出現的陳情種類,讓市府局處在民眾陳情之前,即出動預防事件的發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每個月超過3萬件的陳情案 以大數據分析做未來預警

柯文哲認為,政治要落實在每天的生活之中,而且「統治前先講統計」,因此,透過統計民眾的1999不滿陳情,系統歸納,可以大致獲知小市民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到底出在哪。北市府中有多位醫師出身的科學家,善用大數據分析對未來預警,研考會主委王崇禮近期即著手,要進行1999及相關陳情系統自民國97年開辦以來的大數據分析。

根據北市府研考會資料,1999市民熱線每個月約收到1萬1000到1萬3000通來電;民眾遇到市政問題臨櫃諮詢者,每月有100多件;透過網路陳情者,每月有7000到8000件;再加上去年11月啟用的手機app報案,以及直接打電話到局處詢問等5個管道,研考會加總統計,每月約收到3萬多件的陳情量。

從源頭化解陳情案件數居高不下 用數據做智慧城市治理

若拉長時間,以民國97年開辦1999至今10年的陳情資料量,研考會認為可作為市府的數據庫,大數據經過系統分析後,可作為預警未來的利器。換言之,未來有機會做到,當系統感知到A類或某幾類陳情案量增加時,會伴隨著B類或C類陳情量的增加,透過線性迴歸分析及預警,就可以趕在民眾陳情之前,先一步由市府局處分工,將問題處理掉,從源頭解決陳情案件數居高不下的問題,也達到用數據做智慧城市治理的目標。

不過,雖說以數據治理城市更為科學,但也有其困難度,97年到105年的資料分類與現今不同,以致於市府在整理資料時,出現資料雜亂難以歸類的情況。因此,研考會承辦人坦言,只能盡可能作資料歸納,沒有辦法達到精準。經進一步了解,光是1999無法分類的陳情案件數,今年1至10月就多達9419件,換言之,在資料的「純淨度」上,研考會及支援的資訊局仍有必須跨越的障礙。

經查,今年1至10月,民眾陳情類別以「交通運輸」最多,達50503件;其次為「警政消防」,達18542件;再次為違章建管的13699件。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彥喬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