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來鴻》辛巴威,萊辛曾為你心碎

2017-12-04 05:50

? 人氣

辛巴威總統穆加比終於宣布辭職,哈拉雷街頭的民眾陷入狂歡(美聯社)

辛巴威總統穆加比終於宣布辭職,哈拉雷街頭的民眾陷入狂歡(美聯社)

對於真正的文學英雄,不管什麼獎項都無足輕重。2007年,八十八歲的英國作家桃莉絲.萊辛外出購物回來,發現自己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家門口就像拍電影外景一樣熱鬧,已令年老力衰的萊辛不堪其擾,她更不願辛苦前來斯德哥爾摩領獎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過,為表示對瑞典文學院的尊重,萊辛還是在12月7日之前,把一篇長長的獲獎演說辭送來了。

筆者在瑞典聽了二十幾年的獲獎演說,有幾年是現場聆聽,因此知道,獲獎者大都要讚頌瑞典,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然後談自己的文學啟蒙、創作所受影響及其文學經驗,或許還發表高超的政治觀點以及對世界的美好展望。即使是倨傲不馴的獲獎人如鮑勃·狄倫,本人不來領獎,卻也在演講稿中大談歌曲與文學之關係,說明自己的歌詞竟然與莎士比亞的劇本有同等的文學價值。

這些俗套,萊辛是半點也沒有。瑞典有句話說:「哪個牙齒痛,舌頭就會去舔那裡。」這位老太太送來的演講稿,沒有感謝沒有自誇,只是嘮嘮叨叨地講故事,一個勁地舔著那個令她幾十年疼痛心碎的牙齒——辛巴威。

成長於辛巴威白人殖民家庭的萊辛,年輕時因譴責白人種族主義,被白人政權長期封殺。到穆加貝上臺,萊辛才被允許重回獨立了的辛巴威,但黑人掌權的國家使她更為焦慮與絕望。這一類諾獎作家被稱為「歐洲白左」,無論意識形態如何,他們不變的本質是反專制與平等博愛的人道主義,他們的文學,因此深切感人。

萊辛獲得諾貝爾獎時,隨與地坐在門前受訪。(AP)
萊辛獲得諾貝爾獎時,隨與地坐在門前受訪。(AP)

極度貧窮小國對書籍的渴望

萊辛的獲獎演說《遠離諾貝爾獎的人們》,一開始就以充滿了深情的語調,將我們帶到遙遠非洲的那個小國,那是作家度過童年與青年大部分時光的地方。演說中的一段風景描寫,是萊辛難忘的童年記憶:

「我心裡充滿非洲的美好記憶,我不時回想起那裡的情形,一幅幅畫面浮現在眼前。夕陽西下,橘色的、金黃的、紫色的晚霞塗抹在黃昏的天邊。蝴蝶、飛蛾和蜜蜂在喀拉哈裡沙漠芬芳的灌木叢裡飛來飛去。……」

可惜這樣溫馨的回憶太少了。在長篇演講中,萊辛絮絮叨叨所說的多個故事,大都是關於辛巴威的貧困。那裡貧窮的程度令人難以置信,而同樣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那裡的人們對書籍的強烈渴望。

在獲獎演說裡,萊辛談到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重回辛巴威的經歷:「我站在門口,遠遠望去,穿過風卷黃沙的雲層,眼光落在一片樹叢中,……。」不只是被糟蹋的大自然令萊辛心疼,在獨立多年的辛巴威,那裡學校的困境更令萊辛不忍目睹。

萊辛去學校拜訪一位「援助非洲」的英國教師。那教師說,他必須經常把粉筆放在口袋裡,否則就會被偷竊。學校沒有地圖或地球儀,甚至連教科書都沒有,更沒有練習本或圓珠筆。凡是遇到萊辛的辛巴威人,全都害羞地向她討要書本。其他的學校連粉筆也沒有,教師們用棍子在地上寫字,用石頭在地上的灰堆裡寫寫畫畫,比如“2X2=”之類的算術。一位黑人作家說,他靠讀果醬瓶子上的標籤自學。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