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大學生一畢業就有10份工作讓他挑」現在呢?專家:這5點可以幫孩子找到未來

2017-12-09 07:40

? 人氣

希望關注每個孩子不同的才能,適性揚才,是當前教育的新主流思潮。因此,擔心看不清、看不到孩子天賦傾向,成為父母的新焦慮。許多父母為了孩子的「天賦」奔波煩惱,想從各式各樣的親子相處時光中找答案。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會讀書、成績好,不如找到喜歡做的事、好好發揮

從多位教育專家的角度來觀察這件事,大致也是指向同一類思惟:世界變化太快,制式的教育無法教出能面對未來的人才。「現實環境愈來愈競爭、複雜,已經有愈來愈多人體認到,只有讓孩子找到想走的路、發揮自己的強勢能力,才是安身立命之道,」長期關注教育現況的台灣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教授、全國家長會長聯盟智庫長王立昇說。

台灣師範大學校長張國恩表示,當年他從學校畢業時,有10個工作可以讓他挑,然而現在的社會快速變遷,用既有思惟已不足以因應外在挑戰,而且未來世界的競爭是不可逆的。北一女中校長楊世瑞也說,現在教育的壓力在於,世界變化太快,大人要思考的是如何幫助每一個孩子成功,而且「成功」的定義是更多元的。

「說直接一點就是,現在會讀書、成績好,以後也不一定有用,不如讓孩子找到喜歡做的事,好好發揮,」葉國清這樣說。他的兒子是台灣第一位在英特爾國際科展獲獎的高職生葉家宇,目前正持續朝程式設計跟創意發明之路努力。

面對職涯發展的快速變化與不可想像,迎接未來的最好辦法,就是做最好的自己。現代父母的功課,已經從盯孩子讀書、達到「傳統的成功」,轉為協助孩子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發揮天賦,走向「自己定義的成功」。

(圖/未來Family提供)
多元的學習環境,有助於孩子追尋天賦。(圖/未來Family提供)

天賦如同雪花,獨特且受先天與後天因素交互影響

要思考天賦教育的可能,首先要理解天賦。目前在學術界中,對天賦最直白貼切的詮釋,是紐約州立大學教授戴耘與教育心理學家倫佐利(Joseph Renzulli)在2008年共同提出的「雪花論」。雪花論主張,受先天條件跟後天環境影響,每一片雪花的結構形狀都不一樣,而天賦就如同雪花般,具有獨特性,而且受先天與後天因素交互影響。

「天賦」其實也不像許多人以為的隱晦幽微,已有許多可以量化理解的結論。以先天與後天因素分別占比多少的問題為例,台灣師大特殊教育學系名譽教授吳武典指出,不同面向的天賦才能,有不同的比重,「一般的基本能力,例如語文、數學、社會、自然等等,跟腦神經發展很有關係,先天就占了7成、後天占3成;至於特殊才能如藝術、機械、棋藝、電腦、科技、其他等等,先後天因素各半;而創造能力、領導力等等,7成靠後天、3成看先天。」

至於天賦表露在外的時機,也不一定。「就學術研究結果來看,通常音樂與數學的天賦,比較早外顯,3歲就能開始看出,至於美術則比較晚,這也是為什麼像洪通這樣的藝術家,50歲才開始學畫,也能嶄露頭角,」吳武典說。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