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創傷,也能淬鍊出最堅強性格!鄧惠文親揭單親成長背景: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命

2021-04-16 14:49
鄧惠文醫師分享,創傷的孩子可能很多,但只有一部分的人會把這些創傷淬鍊成一種力量。(圖/天下文化提供)
鄧惠文醫師分享,創傷的孩子可能很多,但只有一部分的人會把這些創傷淬鍊成一種力量。(圖/天下文化提供)

編按:台灣知名精神科醫師鄧惠文,同時是非常優秀的榮格分析師、 作家兼廣播主持人,不過鮮少人知道她其實和許多人一樣,來自單親家庭。看似不完整的生長背景,如何造就她的未來發展及成就?在《那些生命中的微光》這本書中,透過陳雅琳的採訪,一一解析。

鄧醫師以數學資優生的身分保送進入北一女,第一天去報到就有一個同為資優生的同學對她說:「鄧惠文,你真的讓我開了眼界,因為我聽說你是單親家庭長大的。」鄧醫師不懂為何這位同學要提這件事,於是問:「所以呢?」同學回答:「我真是開了眼界,單親家庭這種破碎的背景,怎麼也可以有這麼好的小孩?!」

鄧醫師聽出同學的話中其實是關心,認同自己跟她一樣是傑出的孩子,而且同學是想要跟她做好朋友,但那句話還是讓鄧醫師覺得被什麼東西撞了一下。長大後花了滿多時間,她才慢慢把這些感受和體驗,整合成自己的一種價值。

心理學中的發展學派,認為兒時發生的事,可能決定了一個人的未來,鄧醫師原本也是這麼想,但是在接觸到榮格心理學之後,她開始思考,這樣的歷程是不是為了讓她找到什麼?有沒有可能這些磨練,是為了讓一個人發揮自己的某些能力?

人在小時候遭遇的創傷,如果有機會檢視整個情境,可能為個人帶來更多動力,幫助創造原本沒有想到的成果。一個人如果能將生命中的挫折創傷,和某些自我內在的藍圖、個人特質或能力加以結合,那麼這些創傷就會變成一股力量。

當然也不乏會有人被創傷打敗,例如兒時貧窮的不好記憶,可能讓人長大後,致力於追逐金錢。鄧醫師提到有類似創傷的孩子可能很多,但只有一部分的人會把這些創傷淬鍊成一種力量,她就分析,我是屬於後者那個少部分的人,因為從小面對不公不義的遭遇太多,導致長大之後,致力成為追求新聞正義和社會正義的人。

她說:「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命,也就是一個人能夠正向發展的地方。」

所以一直以來,她鼓勵所有人要去找出屬於自己的天命,她甚至覺得,自己也是這樣子的經驗,讓她對性別議題、多元尊重的推動,一直很有熱忱。

作者介紹|陳雅琳

資深新聞主播、主持人、製作人、資深記者、新聞台總編輯、暢銷作家、紀錄片導演。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博士。於《自由時報》擔任記者起,就經常跑出政經新聞大獨家。新聞資歷近三十年,是少數能統包新聞採編製的全方位新聞工作者。長期關懷環境與人權議題,擅長故事性報導,因而搏得「台灣最會說故事的主播」稱號。出身貧寒、處事認真積極、個性忍辱負重、不怕辛苦,亦有「新聞界的阿信主播」封號。曾獲《讀者文摘》票選為「全國百大受信賴人物」,多年來獲獎無數,是各大新聞獎的常勝軍,並三度入圍金鐘獎。

現為壹電視總編輯,製作主持《新聞深呼吸》、《我是救星》、《台灣的前世今生》、《有一種 Style》等優質深度報導節目。早年在 TVBS 即擔任晚間新聞主播,並主持《2100 新聞最前線》;在三立新聞台則開創出《福爾摩沙事件簿》、《台灣亮起來》、《消失的國界》、《文化大國民》、《大時代》等受到觀眾喜愛的優質節目。熱愛在第一線跑新聞,深度的人物訪談功力,總是能帶領觀眾深入焦點人物與事件核心,找出台灣這塊土地向上的力量。著有《希望回來了:最大的苦難,最美的重生》,並長年擔任文化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作育無數新聞人才。

責任編輯/焦家卉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林佳龍准辭後交通部長誰接?藍委點名政務次長王國材沒資格
縣民公園獲國際肯定 勇奪美國繆斯設計獎首獎
最夯勞動議題 勞工局8場研討會即日起接受報名
新竹市長擬參選人林耕仁挑戰各種深蹲  響應喚起民眾重視肌力訓練
高雄特貿三招商、捷運黃線加持 亞灣區豪宅銷售傳捷報
板橋林家花園挺醫護 防疫天使府中古蹟任你遊
太魯閣號公祭前證實林佳龍辭呈獲准 李彥秀揭蘇貞昌算計
影片曝光!芝加哥警察擊殺13歲男孩 「聽從指令舉起雙手,卻被朝胸口開槍」
如何讓12星座愛上你?對射手欲擒故縱、帶金牛去吃好料...學起來讓他心裡只有你
監院認證農委會「撒幣大內宣」沒懲處?她:報告等同「7000字作文」
華爾街日報》解密亞馬遜:全球電商巨頭如何利用主導地位威逼廠商合作
高殖利率股》疫情衝擊下,漢來美食2020年EPS竟創歷史新高,連3年發現金股利7元
避免災難重演!巴菲特的波克夏「好心」要在德州蓋電廠,卻讓其他公司氣得跳腳
買房必看》打房跟熱錢同時存在,現在適合進場買房嗎?專家: 從這兩點來判斷
澎湖海上花火節登場!邀LINE熊大兔兔齊賣萌,澎澄飯店推池畔BBQ賞花火專案
新冠疫苗問世確診數仍上升 柯文哲:過往認為7成接種有效,現在不樂觀
台股直衝萬七,泡沫化要來了嗎?專家曝做好4大準備,不怕崩盤還有機會跟著賺一波
台版「N號房」千人受害私密影像外流 何志偉要求檢調拿出強力作為
馬尼拉醫療系統崩潰,總統發言人染疫卻馬上有床位?菲律賓網友怒斥「政府官員插隊」
台積電法說》數字亮眼為何股價跌?專家:業績成長強勁,對護國神山仍樂觀
買房太貴不如住貨櫃屋比較省?內行人一語道破錯誤迷思:這成本不如選中古
Supplyframe 全球規模最大電子產品價值鏈平臺落腳台北 打造創新平臺行銷台灣
父母過度追求完美,會讓孩子遇到困難就慣性自責!心理師一席話道出孩子缺乏自信的真相
「您聽見中國教會最微弱的聲音嗎?」北京關閉知名天主教孤兒院,神父投書向教宗求救
血汗海灣:石油富國的「現代奴隸」
「綠色乖乖」文化登BBC!為何坊間流傳在機械上放綠乖乖,就會乖乖運作?揭露經典不敗的真相
首換、首購、首度遇見 新莊最好時機
除了健保,沒買過任何保險有多可怕?過來人提醒一張必保,否則存再多錢一次風險全花光
2021迴轉壽司推薦》不用去日本就能享受在地好滋味!5家最好吃的熱門名店一次公開
希特勒讓民眾瘋狂崇拜的秘密,究竟是什麼?十張老照片道出每個民主國家都該警惕的事
陶德訪台跟中國打過招呼?前大使分析:此趟應為台灣這問題而來
海線新案傾巢而出 「好好窩」首付3%超吸睛
兩岸海戰共軍先攻哪裡?退將:拿下這封鎖台海,也斷日本海域生命線
提議把列車殘骸放228公園 葉毓蘭有新點子:可做成「紙鎮」送公務員
日本106死鐵道事故將滿16年 學者:日本人還在道歉,台灣呢?
台帛旅遊難冒泡》新光醫副院長嘆寧可不去 返台檢疫「特殊待遇」是關鍵
「民進黨應知核廢水非同小可!」獨派大老:百姓生命不能等出事再說
烏俄邊境局勢升溫!俄羅斯大舉增兵 烏克蘭向西方國家求軍援
外交部鬆口龐畢歐訪台機率高 成大教授:憂喜參半
全球第一國!丹麥宣佈完全停用AZ疫苗 官員當場暈倒
風評:美國半導體「再次領導世界」,台灣該高興嗎?
台灣第一套自製量化交易平台上線!XQ全球贏家雙重回饋,活動人人有獎
張讚國觀點:習大大打小英?
陳振川觀點:政府組織改造不彰,太魯閣號事故慘痛敎訓不會停止
為什麼日本人凡事講禮貌,吃麵時卻會發出嘶嘶聲?
陳朝平觀點:從「國家口罩隊」邁向「創業型國家」之路?
夏珍專欄:陳水扁魔咒與「歷史共業」除罪
觀點投書:自私自利的國民黨,抹黑氣爆已被高雄市民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