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政局》習李矛盾再次浮上檯面?學者:李克強早被架空,拿什麼跟習近平分歧!

2021-03-30 13:10

? 人氣

中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與李克強的互動再次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美聯社)

中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與李克強的互動再次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美聯社)

在前不久結束的兩會期間,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脫貧」的言論,疑似踩到習近平的「運動式脫貧」的痛點,而被官媒改成「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從而再次引發人們對習李不合的揣測。不過,熟悉中國問題的分析人士指出,李克強是一位被「架空」的經濟總理,權力很小,如果將經濟官僚的發言上升至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路線分歧」,那是高估了李克強的實力。分析人士認為,兩人本質並無不同,目標都是要為中國共產黨「延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習李不同調並非空穴來風

事實上,兩會前,就有不少媒體開始預測習近平跟李克强兩人是否會「不同調」。這些猜測與觀察並非空穴來風,因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現出「不同調」,不少媒體用「分歧」、「鬥爭」來形容兩人的關係,例如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間,中國官媒發表了三篇頭版文章,找權威人士點評李克強的經濟政策,結果多是「否定大於肯定」,從而將習李之間的矛盾擺上檯面。

中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與李克強的互動再次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美聯社)
中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與李克強的互動再次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美聯社)

分析人士進一步指出,習李兩人在不少經濟議題上也持不同看法,例如習近平主張「國進民退」,李克強強調「國退民進」;習近平稱已實現「脫貧摘帽」,李克強卻指還有6億人口每月收入不到1000元人民幣;習近平著重以內需為主、對外為輔的「雙循環」,李克強則強調對外交流、改革開放;李克強鼓勵地攤經濟,習近平卻認為有損城市形象而驅趕。尤其在2016年兩會期間,李克強發表政府工作報告時,習進平首度出現「三無」:沒有鼓掌、沒有交流、李宣讀完政府工作報告後沒有與之握手,也引發外界對兩人存在分歧的聯想。

獨立時評人唐靖遠對美國之音說:還有我觀察到一個最突出的,可以說達到(不同調)最高峰,就是中美爆發貿易戰的時候,按說這麼重大的經濟事件、經濟決策,李克強作為經濟總理,這方面他應該是第一責任人,居然李克強從頭到尾幾乎像消失了一樣,從頭到尾都是劉鶴這麼一個副總理在出面擔當習近平的特使。因為我們都知道劉鶴他其實是習近平的心腹,算得上是習近平的親信,實質上這個階段體現出來重大決策、經濟決策方面,已經可以說是由習近平拍闆說了算的。

只是,為什麼習李兩人會不同調呢?這些看法上的差異能代表習李路線分歧或鬥爭嗎?

「習給他什麼權,他就做什麼權」

台灣中央研究院政治所研究員蔡文軒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李克強是經濟學者出身,但習近平是「紅二代」出身,一個重經濟,一個偏政治,自然在經濟議題上會有不同的認知。譬如脫貧,李克強只是講一位國務院總理該講的話,用數據去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但這既不是政治鬥爭,也不是分歧;而習近平則是把脫貧當成綜合性的政治任務,所以會有政治性的發言跟論調。蔡文軒認為,「他們就是在不同位子講不同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