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山觀點:中美博奕:拜登打「民主牌」

2021-03-30 07:10

? 人氣

美國總統拜登3月25日舉行上任後第一場記者會。(美聯社)

美國總統拜登3月25日舉行上任後第一場記者會。(美聯社)

美國總統拜登3月25日舉行上任後的首次國內外記者會,並花了相當長的時間談中美關係。拜登表示,目前正處於「21世紀民主與專制政體之間的鬥爭」,並稱以他過去和中共領導人習近平交往的經驗,認為習「骨子裡就沒有民主」,因此,美國「必須證明民主有效」,並儘快建立民主聯盟。

從法國大革命以來,「意識形態途徑」(Ideological Approach)就被西方學術界視為研究國家對外政策的重要手段。它強調一個國家對其他國家的政策,僅是其國內盛行的政治、社會、宗教等信仰的表達,因而對外政策可以分為民主或集權、自由主義或社會主義、愛好和平或侵略性等不同類型。

雖然拜登強調他的中國政策主軸是競爭,不是對抗,但若把競爭拉高到意識形態和政治制度的層次,就代表雙方的競爭有可能進入美國學者杭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筆下的「文明衝突」。難怪有人擔心,世界局勢將出現「新冷戰」的狀態。

拜登的「民主牌」能發揮多大效果?關鍵在於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所說,一是美國和西方盟國是否能與中國就新的全球秩序互相達成諒解;二是中國能否接受所謂新的秩序。季辛吉認為,「西方世界要相信自己,那是我們內部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問題。」

談內部問題,首先就必須談美國自己的問題。中共「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日前以「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為題發表演講說,他指出,「東升西降」是趨勢不是現實,但因為「其他力量」正在崛起,美國的國際地位確實已不同於過去,因此應避免居高臨下的思維。

為了改變力量對比變化對美國不利的趨勢,《華盛頓郵報》評論認為,拜登在安克拉治「2+2」對話後,必先做好下列6件事:一是終止美國境內新冠疫情的蔓延;二是儘快恢復美國的經濟;三是團結內部,尤其是解決種族主義紛爭;四是重振美國與盟邦的關係;五是重新調整國防支出,因應中共新武器的發展;六是維持美國既有的技術優勢。

上述6件事是以「安內」為主,目的是要提升美國國力,並恢復美國民主制度在川普執政4年期間受到的傷害。然而,美國企圖在國際關係中凸顯意識形態的地位,以藉此增強西方國家內部的凝聚力,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例如,德國總理梅克爾就表示,儘管歐盟和美國有很多共同點,但在對中政策上並不一致。梅克爾指出,「我們與美國當然有著共同的價值基礎,這一點明確無誤;但另一方面,我們也有自身的利益。」另如美國的亞洲盟友南韓,基於經貿利益,也不願在中美之間選邊,並表明不加入印太戰略。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