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指明年董事改選!寶佳不斷加碼東元,穩居最大股東

2020-12-30 11:53
寶佳集團相關4位聯合申報人,對東元持股比重提升到27.85%,挑戰明年東元董事改選企圖心濃厚。(圖/ 東元電機官網)
寶佳集團相關4位聯合申報人,對東元持股比重提升到27.85%,挑戰明年東元董事改選企圖心濃厚。(圖/ 東元電機官網)

電機大廠東元公告寶佳集團相關4位聯合申報人,對東元持股比重提升到27.85%,其中合遠國際投資首次加碼持股比重到1.02%。市場人士表示,寶佳集團續成為東元第一大股東,挑戰明年東元董事改選企圖心濃厚。

東元29日公告寶佳資產管理持股比重18.97%,與上一次公告相同,持股總數約3億7323萬7991股;嘉源投資持股增加到1億5465萬3000股,持股比重從上一次公告的7.49%增加到7.86%;源通投資持股續為零。合遠國際投資首次加碼東元持股2007萬1000股,比重1.02%。(延伸閱讀:寶佳資產併東元腳步,會被勞動基金案拖住?

東元指出4位聯合申報人從10月9日到12月22日止,經由集中市場交易買進方式取得2738萬8000股,合計持有東元5億4796萬1991股,持股比重提升到27.85%。東元目前已發行股份總額19億6769萬2886股,市場人士指出,寶佳集團持續是東元第一大股東。

根據公告,寶佳資產管理、嘉源投資和源通投資從去年2月26日起陸續從交易市場取得東元股權,此次首度新增合遠國際投資共同取得。

東元在11月下旬宣布與華新麗華以換股方式策略聯盟,預計換股交易完成後,華新麗華將持有東元電機約8%股權,東元將持有華新麗華約6%股權。股份交換基準日暫定明年1月6日,雙方在12月2日已簽署合作備忘錄。

東元結盟華新,市場人士解讀這是牽制寶佳集團欲透過增持東元股權、有意介入明年東元董事改選的意圖。華新集團焦家在資本市場經驗深厚,明年東元改選董事,焦家將成為東元集團的關鍵助力。


責任編輯/林彥呈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
更多文章
「mRNA疫苗還有安全問題!」歐美國家相繼施打,卻遭中國疾控中心主任潑冷水
在PTT放話要「血染跨年」,引爆全台27處炸彈 刑事局回應了!
連假出遊注意!全台風景區跨年活動異動 觀光局揭關鍵考量
華府為何讓台灣採取「刺蝟戰術」?英國智庫:嚇阻解放軍對台動武,也降低美國直接介入風險
北市升級防疫照辦跨年晚會!北市議員:不該這麼說,但真的別來比較好
月薪3萬小資族,不擅長投資要如何變有錢?4個中肯觀念是你的翻身關鍵
台積電對5奈米產能保密到家,即將登場的法說會有什麼驚喜?
新光落實ESG榮獲多項肯定 促進社會永續發展
中學者「智統台灣」沒效? 黃智賢氣瘋:現況持續下去,永遠不會統一!
散戶能當航海王?長榮、陽明、萬海高檔巨量換手,法人示警:再追就要被套了!
川普加碼新冠紓困「好事多磨」 麥康奈爾擋下法案快速表決,桑德斯警告:沒過大家都別想休假
萊豬表決3綠委「跑票」 民進黨團重罰停權3年
神明也要防疫!五營神將出陣戴彩繪臉譜口罩,照片PO網爆紅,網友大讚:快出周邊!
2021年投資口訣「3R x 3D」!短線震盪調節成長線布局契機
不亞於霸王級寒流!彭啟明指「極恐關鍵」:全台無一倖免
中華電信積極活化資產 子公司光世代跨足土地開發受矚目
變種新冠病毒「B.1.1.7」攻破美國邊防!首名感染者沒有出國史,專家擔憂「可能1個月前就傳入美國」
保單健診自己來!歲末年終就用3個步驟,快速找出你的保險缺口
不當照顧事件又一樁!幼童摔成植物人、牆留200公分血跡,無照保母竟稱:不記得
寓意國際榮膺 Rossini Sofas 台灣地區獨家總代理 全方位展現當代義式生活美學
華爾街日報》不滿習近平中國夢的不只美國!馬克宏:沒錯,中國是對手
還會更冷!新北15小時狂降15度 專家:速度超越2016年霸王寒流
青埔特區重大建設陸續到位 新建案坐3望4
寒流提早來襲!中部以北氣溫驟降,最冷只有6度…氣象局警告:這時間點會更冷
來一夜歌劇院特調 歲末爵士派對今夜歌劇院很搖擺
比特幣創新高後,受監管會是隱憂嗎?投資人:我看好繼續漲,過年前上看3萬
時代的眼淚!陪伴日本上班族半世紀的「多門列車」,2021年將正式走入歷史
萊豬叩關 呂秀蓮批蔡英文:連拒絕進口內臟的勇氣和能力都沒有
藍白死亡交叉將現?學者指民眾黨取代藍營 還差「最後一塊拼圖」
批陳吉仲態度傲慢 王世堅:政院應發「台灣豬隊友標章」給他
「國民黨再三挫自己銳氣!」陳學聖質疑藍營高層停辦活動讓民氣消褪
「老師有病怎麼教學生?」教職員自殺案年年創高 壓力爆表卻不求助
風評:眼中有財團沒漁民,蔡政府的海上圈地運動
入冬第一波寒流來了!專家不藏私公開抗寒止凍保暖攻略,讓你手腳不再冷吱吱
詹滿容觀點:追查參與WHA「出賣國家主權」的荒謬鬧劇
陳國祥觀點:中國搶攻疫後時代機先,美國和台灣小心!
公孫策專欄:選舉快成為「笑氣」了
電動車和你想的不一樣:只是炒作?真的會造成缺電嗎?專家一次說清楚
鄧聿文觀點:習近平的政治「帽子戲法」
呂紹煒專欄:離岸平衡手永難實現的告別
觀點投書:疫情之後的貨機人生
觀點投書:限制人民權益總以國家安全當藉口─蔡政府的威權思維
薛文蔚觀點:數據力─兵者詭道也
觀點投書:高雄債,何時償?
觀點投書:教育不只是培養菁英
台灣早餐店的北冠軍、南霸天是哪幾家? foodpanda揭有趣數據,熱門餐點、飲品是這些
別讓「藝術的堅持」阻礙成功!如何「縮小自尊」來達成目的?《斜槓思考》選摘2
實價登錄2.0立院闖關能實踐居住正義?內行人揭實務漏洞:恐助長房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