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教育不只是培養菁英

2020-12-30 05:20

? 人氣

作者認為教育目的為知識、態度與技能,並呼籲不該用職業來決定一個人的地位。(示意圖,盧逸峰攝)

作者認為教育目的為知識、態度與技能,並呼籲不該用職業來決定一個人的地位。(示意圖,盧逸峰攝)

「行行出狀元」,這句話不陌生,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都聽過。社會上不能只有菁英,它需要靠大家分工合作才能夠運轉。當老天爺賜予你這個生命的同時也賦予你這輩子的位置,每個人擁有屬於自己的「專屬位置」,只要能夠在自己的位置發展到發光發熱,我想這輩子也精彩充實。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但,為什麼許多人(尤其是教育決策者)眼睛看到的都是「菁英」?為什麼每次談論教育問題時,菁英的理想往往壓過平民的需求?這些年談的教育改革,講了許多理想,說是要讓學童擺脫技術訓練,在全球化時代培養更多知識與文化素養。但,這些觀點,有多少是從基層、底層人民「多賺點錢」、「改善生活」的角度出發呢? 

「認清自己,做自己」

教育的主要目的,並不是在培養每個人成為社會菁英—畢竟菁英永遠是少數。教育最大的目的,是在協助每個學生「正向發展」,陪伴學生走在正規的軌道上。不管是哪一條路線,只要是正向的路都是好事。在此之上,給予學生最起碼的謀生能力—包括適應這個社會。有人當醫生、律師、教師,也有人當市場攤販、工地工人、清潔員等等,理想上來說,職業不分貴賤。但是許多臺灣人心中還是有一把評價高低職業的尺。同樣都受過國民教育,為什麼他是菁英我是基層?人人都想成為社會中被看得起的一份子,想當上層、領導者,但現實社會卻不可能如此。為什麼?我只能很現實的說,跟你出生的原生家庭有太大的關係了。教育社會學的研究指出,單靠教育,很難大幅度翻轉階級;相反地,大部分時候,教育體制是複製了階級—能夠讀頂尖大學,將來走向所謂菁英之路的,多半都有著中產階級以上的家庭結構。但你也不用抱怨命不好,而是要「認清自己,做自己」不受風吹而草動,活出自己這輩子的色彩。不用念茲在茲要作「人上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已經荼毒了我們太久。它也使得所有的教改都窒礙難行,走一步退兩步!

臺灣的教育界人士與社會領導階層,經常倡議一種觀念:教育學習不要太功利,培養好自己的分析欣賞能力,充實自我最重要,「不要窮到只剩下錢」!這句話當然有它的道理存在,但是有另一群人聽到這句話,恐怕也很無力。生活在都市城鎮的人,與住在山林或偏遠鄉村的人,基本上是兩個世界!生活富裕,家庭收入穩定的孩子,無法體會「下一餐在哪裡都不知道」的困苦生活!舉一個我看到的實例:在臺灣偏遠山區的部落學校,每當採水果的季節一到,一個班級原本的8位小孩,可能只剩2位出席,剩下的6位呢?當然是去幫家裡務農了。如果老師不允許學生去採水果,而要求他來上學,學生的回答會是:「老師,如果不讓我去家中會沒人幫忙也沒有錢,連下一餐在哪裡都不知道,你要我怎麼讀書?」我相信許多人聽到這句話的當下反應跟我是一樣,好震撼!學生說的也沒有錯,三餐都吃不飽了哪來的能力上學讀書求知「充實自我」?身為教育實務工作者的我,聽了真是心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