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南光觀點:從傳統到現在—中央銀行的政策角色演變與發展

2020-08-17 07:00

? 人氣

同時,對於作為最後貸款者的央行而言,其應僅向陷入流動性危機的金融機構提供融通,並且應施以比較高的懲罰性利率。此一由巴治荷(Walter Bagehot)在其1873年出版的《倫巴底街》(Lombard Street)書中指出的央行角色,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啟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1930年代~1960年代末期

1930年代的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與金本位制度崩潰,對於各國央行是一大挫折;且因二次世界大戰,政府須直接分配資源控制需求,不再依賴價格機制,政府乃接管貨幣政策的決策,央行在國內政策上,僅扮演類似顧問諮詢的角色。

此外,1929~1933年的金融體系崩解,讓各界咸認金融體系內的過度競爭,不利於維持金融穩定,因而採高度的金融管制。雖然管制造成銀行倒閉家數在1930年代之後相對稀少,但也使得當時的央行相對欠缺維持金融穩定的經驗。

3、1980年代~2007年

這是一個資訊科技進步伴隨著市場開放與競爭程度上升的階段,解放了二戰以來備受拘束的金融體系,國際金融市場也因之蓬勃發展。尤以歐洲美元市場的發展,深深改變了銀行業的本質與架構。銀行不再受限於散戶的存款與自身所持有的流動性資產,可透過批發市場取得融資,擴大自身的放款能量。

這些變化一方面導致利率的波動加大,以及貨幣數量與所得、通膨等總體變數的關係變得不穩定,使得國際上主要央行紛紛放棄貨幣目標化(Monetary Targeting)機制,並陸續轉向通膨目標化(Inflation Targeting)機制,以穩定物價為首要目標。另一方面也在銀行業的競爭加劇下,導致金融體系的風險日益明顯,進而促成國際間的監理制度改革,陸續推出Basel I、Basel II,提高對銀行自有資本的提列要求。

整體而言,全球金融危機以前,一般咸認央行以調整短期利率達成法定的通膨目標,是近乎完美的貨幣政策執行策略;然而,全球金融危機引發對於通膨目標化機制的質疑,認為央行當時用以達成物價穩定的操作方式,不足以確保金融穩定。

(二)央行獨立性與物價穩定

1964~1982年的大通膨(Great Inflation)時期,是全球央行日後專注於物價穩定的重要關鍵。1964年,美國的通膨率僅略高於1%,但歷經兩次能源危機與越戰、Fed貨幣政策被迫與擴張性財政政策協調;再加上就業極大化的法定目標,Fed不得不續採寬鬆性貨幣政策。這使得物價不斷上升,至1980年美國的通膨率已高達14%。隨後,在各界普遍意識到高通膨帶來的龐大社會成本,Fed才得以專心致力對抗通膨,尤以前Fed主席Paul Volcker不惜以大幅升息來擊退通膨,始將通膨率回降至約3%,進而開啟其後經濟溫和成長與物價穩定的大溫和(Great Moderation)時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