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台商回台投資熱潮的虛實之間

2019-04-23 07:30

? 人氣

貿易戰引發供應鏈遷移,台灣以優惠措施吸引台商回台投資。(資料照片,新華社)

貿易戰引發供應鏈遷移,台灣以優惠措施吸引台商回台投資。(資料照片,新華社)

根據經濟部的說法,返台投資的台商快速增加,累計已有超過千億元,如果數字正確、全部落實、毫無誇大吹牛,這個成績當然值得高興與肯定;不過,這個數字虛虛實實,最後是否能落實尚待觀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去年上半年開始的中美貿易戰,讓許多在中國設廠佈局的廠商受到影響,即使尚未受到影響者,也開始思考分散風險之道;特別是即使中美持續進行貿易談判,雙方似乎都希望達成協議,但外界多認為兩國的競爭,將讓規模不等的貿易紛爭持續多年。也因此引發全球供應鏈的重組,許多企業把廠房遷移到較「安全」的地區。

政府就是把握這個時機,推出「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根據經濟部的數字,已有超過30家廠商通過資格審查,總投資金額達1200億元以上,預估可創造超過一萬個就業機會,後續還有50多家廠商有意願回台投資。照經濟部的說法,台商回台投資熱潮不斷,提出投資計畫或有意願評估者愈來愈多,最後的數字會更高、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企業投資增加,不但可創造就業,在勞動市場供需拉抬下,薪資也更有希望提升;同時對台灣未來的經濟與產業都有實質幫助,相較過去只因稅務優惠而匯回資金,只是成為炒熱股房市的柴火,這次的實質投資更值得支持與肯定。

不過,在國內投資的「5缺」問題無法解決下,台商回台投資仍能炒熱,讓外界頗為意外,顯然政府給出了相當多的「福利與優惠」;例如,審核通過的投資案向銀行貸款利率只有0.0n%而已─廠商幾乎享有接近零利率的優惠,因為政府用國發基金補貼利息。

但在此過程中,也出現一些問題:例如相關的優惠措施,有一部份有公布,但也有一部份未公布,主要靠廠商「口耳相傳」,這代表的是政府在此政策上的透明度可以再提高,透明度低容易引來「暗盤」之譏與懷疑。還有些廠商其實把原來就要在台的投資,拿來申請台商返台投資的優惠項目,顯然是搭便車,而且吃掉政府給的利息優惠,主管單位是否有能力審核與防止類似情事?如果沒有,最後可能發現雖然把台商回台投資金額衝得很高,但實際上整體民間投資增加有限,因為有些其實是在中國有投資的國內廠商的投資數字,藉此享受優惠。

此外,炒熱台商回台投資後,無法避免的是:工業區土地價格再次被炒高,政府如何防止工業區土地炒作,同時為廠商尋得土地,是有一定難度。而回流台商都是製造業,且科技廠商占比高,用電需求量高,國內工商團體一直對未來缺電風險憂心不已,工業用電量占全部用電量的比例超過55%,政府是否真有能力解決缺電風險,應該有具體可執行的政策路徑,不是靠官員厚顏隨意拍胸保證不缺電就作數。

台灣經濟長期的病症之一,就是民間投資嚴重不足,反應在數據上就是超額儲蓄年年增加,從過去的數千億元到破兆元,近6年是年年超過2兆元,超額儲蓄率都在兩位數,幾乎是亞洲最嚴重的國家。超額儲蓄多反映的就是投資動能低,雖然蔡英文誇稱現在是近20年經濟最佳的時候,但民間企業顯然想法不同,這3年來的民間投資成長率維持在1-2%到零成長間。

因此,如果政府藉著貿易戰導致台商從中國遷移廠房的時機,能吸引台商回流,當然是好事;但也切勿貪功求近利而變成流血補貼(如零利率)、或引發不良後遺症(如炒土地或環保問題),甚至虛胖數字。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